“伏九贴敷”养阳驱寒
“伏九贴敷疗法”是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顺应四时气候特点的一种“内病外治”的传统疗法。在特定的时间,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以鼓舞正气,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伏天”养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意思是,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人也必须遵循四季转化的规律,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
而“三伏天”贴敷则主要是针对“夏季养阳”的原则,在一年中最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采用温里散寒的药物穴位敷贴给药,激发经气,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吸收,调理脏腑功能,促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使之达到阴平阳秘,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减少或避免天气转寒后,外邪入侵虚寒的机会。
“三九天”驱寒
《黄帝内经》道:“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泻皮肤……逆之则伤肾。”简单说来,就是冬季严寒,人体阳气敛藏,要注意避寒,否则易引起人体气血不畅,导致肾阳亏虚。
“三九天”贴敷,就旨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以辛温药物贴敷在特定穴位,益肺理气,从而达到宣肺豁痰、健脾温肾、驱散寒邪的目的。
Tips 阴虚性小儿不适合“伏九贴敷”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阴虚性体质的小儿并不适合“伏九贴敷”。因为“伏九贴敷”旨在通过刺激相应穴位,培补阳气、驱寒去湿,从而增加机体抵御寒邪的力量。
而阴虚性体质的小儿原本就内热较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火气大”,即便冬季也常面色潮红、手足心热、心烦易怒、口燥咽干等,而“伏九贴敷”使用的药物都具有辛温的特性,容易伤津耗液,导致内热更盛。建议此类患儿可采取中医辨证开具汤药等其他疗法,而非只是“养阳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