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柯萨奇病毒”,很多家长可能很陌生;但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家长们可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这两种传染病一直是幼儿园最为常见的疾病,在春夏之交、夏秋之交,常常大规模传染导致幼儿园停课,对园长来说,堪称是让人头疼的老对手。
柯萨奇病毒作为肠道病毒的两大种类之一,是常见的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体的病毒,包括23种A群柯萨奇病毒(A1~A24型,A23除外)和6种B群柯萨奇病毒(B1~B6),感染后人会出现发热、打喷嚏、咳嗽等感冒症状。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大多是由此类病毒引起的。
5岁以下最危险,临床表现高混淆
柯萨奇病毒经粪-口呼吸道虫媒传播感染人类,进一步形成病毒血症,体内任何脏器均可受累。
进入上呼吸道后,病毒会在附近淋巴结繁殖,几天之后产生轻微的病毒血症,可侵犯其他部位(皮肤、心脏、肺、肝、脑、脊髓等)。病毒在这些部位复制,同时出现多样化的临床表现,且病情轻重差异悬殊。
病毒A型感染儿童多见,主要发病人群是5岁以下儿童。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烧、皮疹,可并发脑膜脑炎、心肌病等。
病毒B型感染可引起特征性传染性胸肋痛,可合并脑膜脑炎、心肌炎、发烧、肝炎、溶血性贫血和肺炎。
值得注意的是,同型病毒有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型病毒可有相似症状,故单从临床表现难以判定型别。常为多种表现同时存在。
如果孩子在常规症状外还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心率增快、心律异常等症状,需及时送医治疗。
是手足口病,还是疱疹性咽峡炎
由于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某些症状非常相似,所以家长们特别容易混淆。
它们的病原体都是柯萨奇病毒,临床症状主要是突发高烧、咽喉痛,口腔内长出疱疹,体检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周岁内婴儿有拒食拒水症状,口水明显增多。
这些都是共同特征。所以一旦孩子出现此类症状时,为了甄别到底是属于手足口病还是疱疹性咽峡炎,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手足口病 患儿皮疹为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多见于手足远端、手指指间和臀部;口部疹子和溃疡偏口腔前侧(唇部)及口周。
2.疱疹性咽峡炎 患儿口部疹子和溃疡见于口腔深部,即咽峡部,且手脚或臀部不出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