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瑞爸爸有一个困惑:儿子5岁了,他们夫妇一直奉行赏识教育,对儿子总是赞不绝口。可儿子禁不得一点儿批评,有时老人对瑞瑞说:“看邻居家姐姐弹琴多认真多好听。”本想激励孩子进取,可每次瑞瑞都是跺脚生气。难道这孩子真是被他们夸坏了?
瑞瑞爸爸想通过赞扬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又担心孩子变得自大和脆弱,不能面对批评和挫折,他的担心不无道理——赞赏也要恰到好处。
如果把夸赞比作孩子成长需要的维生素,恰到好处的关键成分如下:
维生素A:鼓励宝宝的具体行为。例如,我看到你试着自己穿袜子呢。
维生素B:及时表达家长的感受。例如,我有些惊喜或我真为你骄傲。
维生素C:肯定宝宝相比以前的进步。例如,你昨天还等着我拿碗筷,今天自己就摆放好了,真不错。
维生素D:引导孩子做出好的倾向和行为。例如,看来你是在努力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啊!
为建立孩子健康良好的自我认知,以适度有效的赏识为手段,为孩子提供健康成长所需的、“刚刚好”的精神滋养,父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少说“你真聪明”,赞赏孩子的努力
什么样的赞赏能让瑞瑞既自信又勇敢呢?那就是对他的努力,以及因为努力而有所进步的赞赏。当瑞瑞相信能力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并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因努力而做出的成绩,今后就会更淡定地面对不足,敢于迎难而上,更加懂得努力才是成功的途径。
少提缺点,多谈特点,做一面积极的镜子
健康的自我认知意味着知道自己的特点,并喜爱和信任真实的自己。家长能做的就是成为一面积极的镜子,家长需以接纳的态度呈现出他们真实而又具体的模样,不要随意贴上“美丽”“最棒”的标签。孩子们只要在镜子中发现他们到底好在哪里,又做出了哪些具体的努力,知道爸爸妈妈永远接纳他们,支持他们做得更好就足够了。
不与别人比较,做最好的自己
瑞瑞的奶奶爱拿瑞瑞和别的孩子比,觉得孩子应该看到自己与别人相比的不足,才有动力去改。但老人不知道,瑞瑞正处于需要无条件的爱来建立自视的关键期,大人的比较,对他意味着如果做不好就得不到认可和爱,是对他生存安全感的威胁。一旦他为了取悦家人而处处要胜人一筹,将很容易偏离健康成长的方向。
没有可赞赏的怎么办?为孩子创造成功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做的就不只是等待和寻找闪光点了,而是要更积极地行动起来,帮助孩子实现“好行为→好情绪→好行为”的良性循环:给孩子设置能获得赞赏的环境,提供技术支持,引导他们做出哪怕一点点好行为,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