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3—6岁 > 儿童早教 > 如何改变孩子的争强好胜心?

如何改变孩子的争强好胜心?

2015-07-29 15:19:35 出处:乖乖网 作者:慧琳 儿童教育
标签: 儿童教育    家庭教育   

孩子的争强好胜,往往只是贪图胜利或者成功的“心理优势”,或者是出于对失败和落后的恐惧,而并非想要取得某方面的进步。

如何改变孩子的争强好胜心?

米米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幼儿园举办活动,米米总是表现得积极主动,但据老师反映,米米争强好胜,什么都要争第一,只要不是第一就不高兴。

妈妈也发现米米有这个毛病,做游戏她一定要赢,如果输了就会耍脾气。在家里,大家都让着她,可是在外面,就没人让着她了。米米经常因为和小朋友做游戏输了,又哭又闹,搞得小朋友都不爱和她玩。米米常说“我就要第一”,爸爸妈妈教育她不能这样,可长辈却觉得:“好胜多好,这样的孩子进取心强!”

争强好胜不等于进取心强

经常听到家长说:“好胜不是坏事,这是进取心强的表现。”我不赞同这种说法,好胜心和进取心是不同的,就像“争强”和“要强”不一样,用怎样的态度对待失败和落后是分辨争强好胜和进取要强的关键。

如果失败或落后时,气急败坏,或是兴趣尽失,甚至是表现出对“胜者”的妒忌,那这就是“争强好胜”,要么是贪图胜利或者成功的“心理优势”,要么是出于对失败和落后的恐惧,而并非想在某方面得到进步。“贪胜”和“惧败”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背后常隐藏着嫉妒、恐惧和不安,不是真正的进取。

孩子缘何如此争强好胜?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中心,众星捧月的教养方式,让孩子享有众多的优先权、独占权,让孩子习惯了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孩子从小喜欢表现,总是浸泡在各种表扬和赞许声中,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占据心理优势。胜利、成功、领先可以带来心理满足感,孩子喜欢这种感觉,但无法接受和容忍失败、落后造成的心理失衡。

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严厉的家教环境下,或者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感,这种不安会让孩子过于渴望成功,因为成功能让孩子感到安全。还有很多父母本身就非常贪胜惧败,不重视过程和基础,在教育孩子时,忽视滋养和熏陶,只关注最后的结果。这样的价值观和教养方式,自然会造就孩子的争强好胜。

此外,过分赞赏的家长也会造就争强好胜的孩子。“你真好”“你真棒”说得太多,会让孩子对夸奖产生很强的依赖,当孩子把赢得赞赏当成行为的主要动力,一旦鼓励和赞扬停止,行为也就停止,甚至做什么都看能不能得到赞扬,而不是内心想不想做、喜不喜欢做。这会严重影响孩子内在动机和内在价值观的形成,孩子也很难产生真正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如何改变孩子的争强好胜心?

首先,家长要做到无条件地接纳孩子,不要只在孩子“很乖”“很棒”“很优秀”“很成功”时才接纳孩子,要让孩子有情感上的归属感和心理上的安全感。

其次,要引导孩子重视和享受通过努力取得进步的过程,并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己的内在评价机制,让孩子不过分依赖别人的评价标准来体现自我。

第三,鼓励孩子尝试,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胜负。孩子成功了,不要给予特别赞扬,而是引导孩子感受过程中的愉悦。比如,孩子帮我们打扫房间,我们可以告诉他:“你真是妈妈的好帮手,在你的帮助下妈妈又快又好地完成了任务。”还可以问问孩子:“帮助别人的感觉好吗?你喜欢帮助别人吗?”孩子专心学习某样事情,过后我们可以提醒他:“学习的过程让你感觉快乐吗?如果遇到困难,你还愿意继续尝试吗?”

总之,希望在家长的细心引导下,每一个孩子都会有宝贵的自尊心、进取心,而不是贪图胜利,惧怕失败。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