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掉拉风的酷眼镜
再谈谈眼镜的事情吧。我一开始戴的眼镜是社会上很流行的爆款。刚开始,曾老师提议我把眼镜款式和发型当作一种“旧我”的符号整体扔掉,但我不同意。没想到,他用了点技巧,让我又中招了。
曾老师非常喜欢打羽毛球,他多次带我去球场打羽毛球,每次打完我们都大汗淋漓。由于我的眼镜是板材的,鼻子出汗后,打球时眼镜容易滑动甚至被甩出去。他就劝我换一个金属框的眼镜,镜框腿向内弯曲有利于夹紧,不会因出汗而移位。
他说的话固然有道理,但一开始我坚持不换,后来他还是说服了我。虽然不情愿,可是交手几个回合之后,我投降了。其实更主要的是,被改变发型之后,我只好死心塌地地信任他。
后来,曾老师给我讲了剪头发和换眼镜背后的含义。曾老师说:“你们这些孩子,都对某种群体符号特别看重。发型对你们,可能就像一个党群的标志一样,你们打死都不愿意剪,说明你们非常看重这种无形的凝聚力。因此,要想改变你,首先就要在符号上把你和以前的那个群体分开。
“电影里,罪犯进监狱都要经过剃头发、穿囚衣这两道基本程序,而且还不准使用原来的名字,监狱会给罪犯一个编号。这套形式就像一扇隔离门,它告诉你:从此之后,里面和外面是不同的两个世界。所以我们说,符号的心理意义非常重要,政府规定各种职能部门员工必须穿制服上班,也是同样的道理,用统一符号来规范其行为。
“我要帮你从意识和心理上告别原有的圈子,那么有形和无形的标志就要一起扔掉。首先要去掉身上的符号,发型就是符号之一。发型改了之后,照镜子时你就会觉得自己不再是以前的自己,而是一个全新的自己。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自我意象,在你年龄还小、性格没有完全定型的时候,这个自我意象是可以进行一定的修正的。我说服你剪头发,实际上也借此来树立自己的权威,让你从心里服从老师的管理。
“形象刚刚改变时,你很难受,所以剪发后你整天戴着帽子,后来才肯摘下来,这是你内心从不愿接受管理到慢慢接受管理的调适期,我给你时间,你总会说服自己的。
“我一直在观察你,并始终鼓励你。你当时难受并非由于谁真的嘲笑了你,而是自己脑海中浮现出以前那些朋友们的眼神和反应。原来群体的力量依然隔空飞来,你感觉自己好像变成被他们嘲笑的对象,不但难为情,甚至觉得自己背叛了群体。
“同样,一旦新形象、新观念经由时间逐渐渗透进内心之后,新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会一并进驻体内。当你的发型改变之后,你对眼镜被换掉也就没有那么大的抗拒了。这是一个心理缓慢转弯的过程,如果转弯太急,会翻车。现在,通过慢慢转变,你从心里已经喜欢上了你的新形象。
“其实,外形的改变,加上这一年来我对你的引导,你已经改变了自我意象,从某种意义上说,你重生了一回。从里到外都变了,你已经不是以前的你了。
“当时我要你更换眼镜的款式,主要理由和换发型相似,稍有不同的是,眼镜框的款式能给你另外一些积极的暗示。我当时给你挑选了一副文雅、带着书卷气的镜框,是为了让你照镜子时引导自己重塑自我形象。人是受暗示的,比如各种职业的制服,穿上去就具有了身份功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个人的行为。
“试想一下,在开始阶段,你的发型改了,告别了过去的形象,然后学习态度认真了,然后成绩上升,找到了信心,接着视野开阔,知识迅速增加。8个月后,你发现自己在学习上超过了原先的那帮朋友,产生了知识带给你的优越感,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对于从未在知识上获胜的你而言,会有一种深刻的触动,而这种胜利的甘甜是沁人心脾的。
“某个夜晚,当你因为这种改变的快乐而照镜子时,你会发现这个眼镜框让你看上去儒雅、博学,非常像是一个有为青年,你自然会爱上你的新形象,并将这种自我意象与灵魂逐步黏合起来,直到有一天,你会觉得:我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听完曾老师的一番解释,我沉默无语,但心里暗暗自豪。的确,他来到我的身边不到半年,我就慢慢脱离了原来的朋友圈,即使他们来找我,我也没有兴趣再和他们一起玩了。通过阅读和学习,我逐渐提高了审美观,并有了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每当回想起以前的小混混行为,我都为自己脸红。
真想不到,我会以这样的方式告别过去。没人逼迫我,甚至没人知道我内心的改变是怎样发生的,而改变已经完成了。
至此,知识能否改变命运,这个我尚不清楚,但是它真实地改变了我的审美与价值判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专家点评:
人的穿着打扮、服饰搭配是一门学问,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审美,还从中反映出诸多的心理奥秘。从外形到内在或者从内在到外形,影响是双向的。
美国的总统大选竞选团队中,有专门的形象设计专家。候选人到什么选区穿什么鞋子、戴什么领带、穿什么衣服,甚至衬衣该在哪个位置出现汗渍或折痕等,都有精细的讲究。
而青少年一般都比较注重发型和服饰,不妨也让他们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当孩子打扮得干净整洁,像个有为青年时,他就会从内心获得一种积极的暗示,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有为青年,自然会在言谈举止、行为方式上向有为青年靠近。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看不惯孩子的穿着打扮时,不可讽刺挖苦、强制命令,这样只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