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挥之不去的坏情绪
四年级的小明来到咨询室寻求帮助的原因很简单,他觉得自己正遭遇心灵上的“雾霾”:“很多时候,我感觉自己和周围的世界隔着一层玻璃罩,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和我没关系,有时我想高兴,却发现自己戴着难看的面具,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为了让小明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我让小明记录了一天之内自己的几次情绪变化:
6:50 眼看着上课就要迟到了,妈妈还在不停地唠叨:“别忘了带饭!”“上课认真听课”“哎呀,你穿这么少,不是和你说要变天吗?”……我感觉心里有一股无名火总是往上蹿,却也只能强压不满。背了书包、拿起午饭,不管三七二十一,便急速地逃离家门。
8:00 期中考试的最后一科卷子发下来了。看到那个刺眼的成绩,我感觉后背僵硬、呼吸急促,不知不觉中,脸色变得惨白。一股混合着羞愧、不安、愤怒的感觉袭上心头,我已经很努力了啊!抓狂……
9:40 上操的路上,好友跑过来问我数学成绩,我如实告诉了他,并伪装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没事儿,我就比你多几分……”好友支支吾吾地说,想要安慰我。可是,我说过我想知道你的成绩吗?十月的阳光照在我身上,我感觉不到一点儿的温暖,反而觉得刺眼的阳光令人想哭!
17:45 我自己都不知道这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和同学再见后,我便飞跑回家。一进门,整个人就扑到床上,真想睡觉啊!“怎么一回来就赖在床上?你作业写完了吗?你期中考试不是考砸了吗?还不努力一些!”妈妈的声音又特别不合时宜地在耳边响起,我又做错什么啦?我只不过想休息一会儿!妈妈总是觉得我懒散,学习不刻苦、家务活也不帮忙……可是,我也很烦呀!我撑起身子坐到书桌前开始写作业,忽然发现自己恍惚间把练习册忘在学校了,真有一种想砸东西的冲动……这时,听到妈妈又向爸爸告我的状,我再也无法装聋作哑,“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冲出房间,和妈妈吵了起来……
从小明的情绪记录来看,一天之中,小明的情绪几次处于“崩溃”的边缘。他不停地和自己的差情绪“较劲儿”,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心情,也影响到了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稍不小心,还有可能引发人际关系的冲突。
策略:如何做情绪的主人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体验过小明这般灰色的心情。作为成长的必修课,人们都要学会同自己的情绪相处。考试考砸了、与父母发生冲突、同朋友意见不合或者弄丢了心爱的东西……成长中,坏情绪如影随形,怎样才能快一些和那些不开心的事儿说再见呢?
策略一:学会表达情绪
成功的情绪表达,不仅能够纾解不良的情绪,而且有助于恢复人际关系。首先,遇到不开心的事时,需要认可、接纳自己此时此刻的不开心。“因为数学成绩再次失利,我感觉不舒服!这很正常,因为我为它付出了努力。”小明如果能这样暗示自己,波浪起伏的心情就会平静很多。然后,找一个信任的人,以真诚的言语表达出自己的心情:“我本以为自己的努力会获得回报,结果,数学成绩还是不及格,我很沮丧……”这种表达对于像小明一样处于伤心中的孩子来说非常有用。
策略二:学会运用情绪
坏情绪,具有它本身的价值。一方面,它能够告诉孩子“你正处于沮丧中”,具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负面情绪是晨钟暮鼓,能够促使我们反省,避免重蹈覆辙。同时,小明需要审视导致自己坏情绪的具体想法:“付出努力,马上就会有收获!”“别人能把数学学好,我学不好就证明我不行!”这些不合理的想法,只能加重小明的压力。所以,除了为学习成绩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外,还应当在想法上给自己减压、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我这次没有考好,不代表我下次同样会考不好;我虽然付出了努力,但是时间还短,总不能一口吃一个胖子!”这样,小明就又可以集中精力,继续努力学习。
策略三:学会监控情绪
要想学会控制情绪,需要懂得监控自己的情绪变化。小明做的“情绪纸条”的练习,即记录自己一天(或一周)内的情绪变化,就是很好的情绪监控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能了解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变化,了解触动自己情绪由好转差的原因,并且从中找出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比如,小明使用压抑的方式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没能及时表达情绪,才导致情绪最终“崩盘”。所以,监控情绪可以提醒小明及时处理自己的坏情绪,不要积压。
策略四:学会调试情绪
小明感到自己的情绪亮起了“红灯”时,一定要学会自我保护,为自己争取调整情绪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此时,亲人还在身边喋喋不休地唠叨个没完,小明可以这样拒绝:“妈妈,我现在心里不舒服,能不能过一会儿再和我说话?”如果亲人还在不停地施压,小明可以找机会离开令自己不舒服的情境。记住,最好的武器是平静地表达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和亲密的人去吵架。因为,亲人间吵架后通常会给彼此带来伤害。你表达得越平静,话语的可信度就越大!最后,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尽快忘掉不愉快的事。比如听音乐、散步、运动等常用方法,都能让孩子们转换掉坏情绪。如果上面的方法都没用,就要借助外部资源:找信任的人谈话,向家长、老师寻求帮助,求助专业的心理老师等。总之,不要让情绪的红灯亮得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