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余,我喜欢追一些有趣的家庭喜剧,比如前段时间热播的《虎妈猫爸》。女儿欣欣一向对我的品味嗤之以鼻,也对我追的电视剧不感兴趣。周末忙完家务我照例开始追“虎妈”,欣欣写完作业没事做也陪着我看了一集,没想到这一看竟也迷上了“虎妈”,成为了该剧的一名小粉丝。
因为只能在周末和假期追剧,欣欣的进度比我要慢一些,对此她有些不满,一再要求我等等她。看到她着急的样子,我打趣说:“这是一部给大人看的电视剧,你一个小孩儿凑什么热闹?”
“谁说我是小孩,我已经是个初中生啦!您没权利像虎妈一样干涉我的选择!”欣欣严正抗议道。
咦?我像虎妈吗?欣欣的话引起了我的好奇。一直以来,我都提醒自己以民主的姿态跟女儿相处,遇事也会主动跟她商量,适当尊重她的意见。在我看来,自己跟“虎妈”二字可是完全都不沾边,难道女儿的感觉不一样?
果然,欣欣一经我“启发诱导”,便开始喋喋不休地“控诉”我的罪行。在她的抱怨下,我才想起原来自己也做过跟虎妈类似的事:欣欣是九月出生的,按照政策应该晚一年上小学,为了让她早点受教育,我想方设法让她早一年上学,对此女儿一直耿耿于怀,认为自己少享受了一年童年的乐趣;欣欣刚升初中时,班主任也是位刚毕业的大学生,爱说爱笑爱弹吉他,担心这样的老师不够稳重,我和其他家长们一起去教委反映情况,最终为欣欣所在班级争取到了一位资历深厚的老教师,但学生们却大为不满……当这些细节从女儿口中说出后,我忽然发现,它们竟然跟电视剧的剧情有着惊人的重叠……
女儿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我慢慢意识到,其实自己跟电视剧里的虎妈一样,常常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去做事,却没有考虑到孩子的真实需要。虽然我也常常询问女儿的意见,但是最终做决策的时候,也未必能真正地尊重这些意见。当然,许多时候,我在教育孩子时表现得不像“虎妈”毕胜男一样极端,但是细细想来,我也并不算是个成功的妈妈。
见我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细心的欣欣连忙跑来安抚我,笑嘻嘻地跟我说:“我并不是说当虎妈不好,其实虎妈也有虎妈的智慧,比如毕胜男告诉女儿,世上不存在幻想的童话世界,要勇敢直面现实,这就挺有道理的。再说了,虽然你身上有虎妈的因子,但有时候你也表现得挺‘猫妈’的,比如吧,我不想学钢琴你也不勉强我,假期时间也交给我安排,给了我好多好多自由,所以你的教育也不算失败啦,不要灰心……”
听了欣欣的话,我稍觉安慰,也忽然意识到:其实每个妈妈都是虎妈和猫妈的合体,而所谓的“虎妈”、“猫妈”,也不过是个标签而已,被贴上标签并不可怕,关键是做父母的要有一颗善于自省的心,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像毕胜男一样勇于改错,这样一来,孩子才能真正受益。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女儿,没想到获得了她的强烈赞同,她还补充说:“其实你们做父母的总是希望把孩子教育好,希望孩子变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但我觉得好孩子根本不是教育出来的,你们给我们空间,我们才能更好地做自己。难道做自己不比做个好孩子更有意义吗?”
女儿的话让我心头一震,细细想来,越发觉得小家伙不简单,竟然能说出许多家长都没有悟出的大道理。看来,这次母女俩一起追剧的收获还真不小!我决定等一等女儿的追剧进度,跟她一起利用业余时间看完《虎妈猫爸》,相信在她的鬼马评论中,我一定能找到更多教育的灵感,收获更多做家长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