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四:放纵型
"小明,你没有做完作业是不可以看电视的。快关掉电视,去做作业。"
"妈妈,这个动画片很好看,很快就结束了,我再看5分钟好吗?"
"好吧!这次你看5分钟,下次就不可以了。我们要记住我们的规定哦!"
"谢谢妈妈!"
管教结果:
孩子看到,父母的规定是可以很容易就不遵守的。这次可以看5分钟,下次也绝对没问题,甚至可以看10分钟。孩子看到了父母的态度,很快父母的规定就形同虚设。几次之后,父母对孩子所做的其他的规定,孩子也会轻而易举地违反和破坏。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就不存在了。
误区五:羞辱型
"小明,如果你不关掉电视,我就告诉老师和同学。让他们知道,你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你答应爸爸妈妈的事没有做到。"
管教结果:
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小明乖乖地关掉了电视。但更严重的是,小明会因此产生罪疚感。他的自我形象遭到了破坏,他会认为自己在父母面前、在老师同学面前都抬不起头。这样的负面影响可能会伴随他到工作岗位或是家庭生活中。
如何正确管教?
面对违反规定的小明,父母如何做才能帮助孩子学会做正确的选择呢?在这里,我们主要应用逻辑后果法则:给孩子自由,允许他选择,然后按照选择处理后果。
首先,父母要保持冷静,用平静的语气告诉孩子,他已经违反了规定,但不要着急解决。
"小明,你在看电视啊!看来,今天的作业完成得很快啊!"
"嗯,还有一些没有做。不过,看完我马上去做。"
"哦?这么说,你今天选择了先看电视,再做作业。"
"嗯,今天的动画片很好看。"
"小明,爸爸去做饭了。不过,爸爸要提醒你一下,之前我们规定,如果你没有做完作业就看电视,那接下来的一个月,你都不能看电视了。这是你的选择,爸爸去做饭了。"
温馨提示:此时,不要愤怒,语气要平静而坚定。不要让孩子的行为影响父母的情绪,父母要像往常一样安排自己的时间。比如,做饭后,叫孩子一起吃饭,可以比较开心地谈论孩子在校的情况或是刚才看的电视节目。
其次,接纳孩子的情绪,在第二天让孩子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爸爸,电视怎么打不开了?我做完作业了,想看电视。""宝贝,你做完作业想看电视看不成一定很难受,爸爸也很难受。但是,宝贝,你昨天已经选择了一个月不看电视。很抱歉,你必须要承担这样的选择结果。"
温馨提示:此时,可以抱着孩子,语气温和坚定,是和孩子站在一起的。不管孩子怎样哭闹或是愤怒,都要坚持让孩子承担这样的责任。父母千万不要发泄情绪,表现出幸灾乐祸的样子。比如,"你看不成了?这就是你犯错误的结果!我都忍了你一天了。你再不听话还会有惩罚。"这样不但不能让孩子从中学习做选择和承担责任,反而更严重地破坏了亲子关系,让孩子和父母对立起来。
最后, 给孩子恩典, 表达对他的爱。"小明,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你不能看电视,我们也很难过。不过,我们可以在你做完作业后陪你踢一个小时的足球,好吗?"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必须对孩子保持足够的权威,使孩子在幼年的时候学会顺服,从而得到保护。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时候,要注意爱与管教的平衡。孩子在爱的关系中被管教,从而养成正确的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