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妈妈的细心指导下,才上小学二级的赵国臻,就能根据课文的图来学着写诗了。记者读着这位7岁小朋友的诗,也不禁感叹:“诗里充满了童趣,挺不错的。”而这些童诗的问世,与小国臻的父母从小注意培养他阅读息息相关。
小国臻的母亲张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前两年上学前班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她都会和儿子一起读故事书。“我们坐在地板上,一读就是1个多小时。那些书我原打算送出去的,后来还是把它们留了下来,因为这些书字大、有图、有故事。我们会一起反复读。”张女士说。
到了一年级上学期,小国臻很喜欢看《丁丁历险记》,张女士就给他读了1本再买1本,就这样陆续读完了10大本。到了一年级下学期,结合语文课本上的插图,张女士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看图写诗。小国臻也不写字,他只是看着插图,想像着故事情节,然后组织自己喜欢的语言,用嘴来“说”诗,再由母亲记录下来。就这样,小国臻一边说一边写,越读越大声,整个人也开心起来。张女士说,记者现在看到的诗都是经过她诱导儿子并帮忙修饰后完成的作品,小孩的表达能力、思维习惯都还需要引导。
出口成章,需要的是长久的积累。
张女士还提道,在引导孩子阅读方面,她也有过小失误。有段时间她太心急了,总想通过阅读让孩子多识字,于是就老让儿子用手指指着字,她和儿子轮流读,一读就是一两个小时。那段时间儿子说很累,到后来就不太愿意读了。张女士马上进行了反省,看来保持读书的兴趣和乐趣是最重要的,如果让孩子从此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就得不偿失了。经过快速调整读书要求,小国臻又开始欢天喜地地看书了。“阅读,还是不应该太功利。”张女士最后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