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面,小雨妈妈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小雨从山林基地的菜地里摘了一些小西红柿,妈妈高声赞叹:“宝贝,真棒!”
“宝贝,给老师分享一下吧!”小雨高兴地将西红柿分发给老师们。
“小雨妈妈,你做得不错,孩子的状态很好啊。”我说道。
“大李老师,我阅读了大量育儿书籍,书里都提倡给孩子自由和多给予夸奖,我就是这样做的。”小雨妈妈自豪地说道。
我们聊得正起劲,突然听到小雨大声喊:“神经病,你神经病呀!”
原来小雨在小木屋里玩耍时,把小铁锨拿了进去。这不符合进小木屋玩的规则,因为可能伤人伤己。一个老师柔声提醒小雨,不料他却有如此强烈的反应。
“宝贝,请不要这样说话,好吗?”小雨的妈妈劝道。
小雨丝毫不听,继续高喊着“神经病”,并且把铁锨扔到了屋外。
小雨妈妈依然轻声细语,但孩子叫喊之声却越来越响亮。此时的小雨妈妈显得很焦虑,与之前判若两人。
小雨妈妈的无能为力
为了解孩子行为的背景,我再次和小雨妈妈深入交谈。原来,小雨4岁之前,妈妈很严厉,为他请了钢琴老师,只要孩子弹不好,妈妈就一顿怒吼。在幼儿园有什么调皮的表现,妈妈也会严厉指责小雨。直到妈妈接触到“爱和自由”等一些理念,一下子被打动,对自己的做法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但妈妈很困惑:如今,自己给孩子很多自由,给他鼓励和支持,为什么他却时常不讲理呢?
我决定在活动中提醒小雨妈妈改变一下对孩子的方式。
这一天,天气格外晴朗,我带着孩子们读起了绘本。
正当我们津津有味地读着《鼠小弟的红背心》一书时,突然听到“啪啪”的声音。原来小雨爬到了我们读书的桌子上,并且把手里一个绘本扔了出去。
“宝贝,你这样做不对。”
小雨丝毫没有听进妈妈的劝告,继续把桌上的书扔到地上。
“宝贝,请你住手。”小雨妈妈坐着一动没动,只是单纯提醒。
“小雨妈妈,请停止提醒,继续做你的事情。”我悄声给小雨的妈妈提出建议。
于是,小雨的妈妈埋头做手工。我和孩子们继续读书。
我没特意去看小雨,但我听到那边安静下来了。大约过了3分钟,又听到一本书“啪”地被扔到地上。
我们依旧做着自己的事,小雨妈妈有点撑不住,偷偷用眼睛瞄孩子。
“小雨妈妈,不要看孩子。”我轻轻提醒道。
当孩子“捣乱”时,其实是在试探妈妈对他管教的底线。当妈妈总说“请不要”,反而会加剧孩子的逆反。处理的方法之一就是“不过度关注”。
大约过了10多分钟,小雨彻底安静了,因为他已扔了10本书,周围并没任何反应。小雨自然觉得扔书不好玩,看我们读得热火朝天,他忍不住过来看书。
就这样,小雨的一场“恶作剧”被悄悄平息。孩子们的“坏行为”,很多时候是想吸引家长的关注。妈妈一方面需要减少对“不良行为”的关注,另一方面要在生活中为孩子建立规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