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美国之后,我发现美国人礼数颇多,完全颠覆了我想象中大大咧咧的美国人形象,让我这个来自礼仪之邦的人汗颜。比如,客人来我家吃饭后,隔几天我必然会收到一张精美的贺卡,上面写满了感谢和赞美的话。或者帮助别人做过什么事情,哪怕小事一桩,就会有感谢的贺卡寄来。或者有时他们寄卡,只是表达大家能相识的高兴之情,很有惺惺相惜的意思。
不仅朋友之间会送礼,师生之间也会彼此送礼,表示感谢、祝福等。女儿小学学期快结束时,有一周是“感谢老师周”,家委会倡议在这一周中,所有的孩子每人都要给老师送一件礼物表示感谢。家委会还提供了老师们的兴趣爱好供孩子们送礼时参考,比如,某某老师爱吃什么牌子的饼干,爱喝什么牌子的饮料,爱看什么书等。我记得女儿送给老师的是自己种的一盆花,因为她的老师很喜欢大自然。虽然是一盆很不起眼的草花,却赢得了老师的赞美和感谢。家委会还倡议孩子们通过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来向老师表达感谢。星期一大家穿蓝,星期二大家穿红,星期三大家穿绿等。不知道老师们看到周围一片蓝或者一片红时感觉如何?相信一定会感觉好极了!
我很感叹家委会有这么好的创意让孩子们表达感谢。可是,与孩子们发明的表达感谢老师的方式相比,还稍显逊色。今年感恩节前,女儿学校的同学们倡议给老师送火鸡羽毛表达感谢。女儿告诉我,每个老师将分到一只火鸡,同学们喜欢哪个老师,就把羽毛插到那个老师的火鸡上。可是到哪找羽毛呢?女儿说:“学校有个俱乐部专门卖羽毛,5毛钱1根,1块钱3根,我要买好多根送给老师。”买羽毛的人需要写好老师的姓名,但是不能写自己的名字。然后,俱乐部的同学会负责把羽毛插到老师的火鸡上,火鸡的羽毛越多,说明这个老师越受同学们欢迎。
羽毛开卖的那一天,女儿买回了十几根——这哪是羽毛,不过是颜色不同的硬卡纸,裁剪成羽毛的形状。我看着这些“羽毛”,想象着这些纸片该如何能插到火鸡上。女儿看出了我的担心,又告诉我,其实“火鸡”也是由卡纸扎成的,设计成火鸡的样子,翅膀上留有空隙专门插“羽毛”。女儿认真地在每根羽毛上写下感谢的话,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则送了好多根。我为孩子们的创造性所感叹,这个礼物送得多神奇!不仅表达了感谢,还是对学校最受欢迎老师的不记名投票呢!
我一直记得上次回国前一天,女儿的老师和小同学在学校专门为她办了一个离别Party。活动最后,老师拿出一本厚厚的相册送给女儿。在这个相册上,每个同学和老师都有一页纸,贴着每个人的照片,写给女儿的话,以及和女儿在一起的点滴故事。校长也留了言,贴上了一张大大的照片。
这份厚礼可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老师是什么时候开始发动小同学制作礼物的?小同学们又是在何时背着女儿完成这份礼物的?10岁左右的小孩子们又何以能天天面对女儿却守口如瓶,为的是给女儿一个惊喜?这些问题让人浮想联翩,越发觉得这份礼物不同寻常。
我们是捧着这份礼物登上回国飞机的,因为它实在是太贵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