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医院紧急招募志愿者引导病人就医
分析儿科普遍爆棚的原因,上海市儿童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李锦康认为,这与最近感冒病人特别多有关,此外还有部分综合医院儿科萎缩,致使患儿都集中到几家儿童专科医院来了,“最近一段时间已经没有传统意义的就诊高峰和低谷时段了,除早上7点半到8点第一波病人相对好一些,其他时段内科普遍都要等上4-5小时。”很多家长白天忙,晚上才有空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所以近期晚上7点过后还有一波就诊高峰。这波高峰又与白天尚未看完的病人叠加,致使晚间患儿扎堆。
针对一波波看病大军,儿童医院已经启动应急机制,加派医护人员前去协助。与此同时,儿童医院紧急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在门急诊帮助患儿及家长了解就医流程,疏导拥挤的人群,引导家长至就诊区域,为行动不便的家长提供帮助,引导家长使用一站式自助服务机,快速预约、付费和打印报告单,劝阻吸烟行为等。服务时间是目前的两个看病最高峰:上午9:00—11:30;下午18:00-21:00。
儿童生病四大误区
孩子肯定会生病,不要指望孩子不生病,因为每一个人都吃五谷杂粮,会接触很多病原。其次,生病是一个过程,病原排出去肯定需要一段时间。第三,不要一发热就忙乱,小孩子的精神很重要,精神萎靡,不管什么病都要检查。如果病到一定程度影响到孩子的脸色,就要非常注意。如果活蹦乱跳,发一点热也不要紧。
——新华医院儿内科主任鲍一笑
误区1:咳嗽了就一味止咳
遇到咳嗽,大家经常会拼命用止咳药,一种不够用两种,甚至很多中成药一起开,这是有问题的——因为如果你拼命止咳,就不利于病毒、细菌、分泌物、坏死组织的排出,咳嗽是停止了,但脏东西都留在体内。咳嗽是因为有外部病毒、细菌等侵犯,需要用这种方式排出,这是疾病过程的表现,也对恢复有利。当然,咳嗽过度了也需要止咳。手忙脚乱的干预容易导致忙乱和紧张,也会带来滥用抗生素和药物等副作用。
误区2:感冒严重了就需要吊盐水
就感冒来讲,90%是病毒感染而不是细菌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没有任何作用。实际就医过程中,有些病人会主动要求医生用静脉用抗生素(即挂水)。其实静脉、口服抗生素都可以进入体内,只不过静脉用的话,血峰浓度会高一些,很快就进入体内了,口服则会平缓一些,但都能起到作用。当然特殊和严重情况除外。
误区3:一发烧就一定要把热度降下去
发热与退热是一对矛盾,发热是对外来感染的正常反应,对机体在某种情况下是有利的。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处理过度,其实只需适当退热即可。孩子到医院几天后体温降了,但过两天又发热,因为很多孩子在就医的过程中又感染了新的病原。
家长会觉得孩子的免疫功能怎么这么低,然后又开始用抗生素,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发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抵抗力、抑制病原的繁殖。一发烧就一定要把体温降下去、不断更换抗生素是错误的。
误区4:小孩子感冒了一定要去医院
如果是以下的情况,一般不用去医院:体温不是太高(39℃以下);发烧时精神不好,但烧退了精神就好了;发热时间不算太长(少于5天)。
不管得什么病,如果精神好一般没有什么大问题,精神不好则需注意。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则需要去医院:咳嗽太深(连声咳嗽),体温太高,发热时间过长,精神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