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生活理念、人生信条充斥人们的头脑,爆炸的信息更容易让人迷失。而真正能流传千古,支撑起中华民族精神之内核的,则是那些一代代传下来的家风家训。
吕正操:(1904年1月4日~2009年10月13日),字必之,辽宁省海城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开国上将。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新中国第二任铁道部部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原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原铁道兵政治委员。
吕彤羽:(1943年-)吕正操长子,曾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706所副所长,《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杂志编委,参与组织研发“红旗9号”地空导弹系统。
2015年10月13日,父亲吕正操诞辰111周年那天,吕彤羽接受了记者采访。身材高大、腰板笔直的吕彤羽,看起来根本不像73岁的老人。10月的北京已经有些冷,穿着单薄的他却红光满面。他没有专职司机也没有打车,是自己挤地铁、坐公交过来的。如果天气好,去的地方不超过5公里的话,吕彤羽的交通工具是一个小滑轮车。
见记者面露惊讶之色,吕彤羽笑着说:“我父亲90多岁时还打网球呢。越是随意简朴的生活,越是过得健康舒适,也更容易长寿。”他说得没错。因为他的父亲吕正操活了106岁,是中国享年最长、最后逝世的开国上将。
吕正操曾任张学良副官、秘书,后参加抗日救国运动、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出任铁道部部长,为中国的铁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战功赫赫、贡献卓著,但吕正操总是对子女们说:“我一辈子只干了三件事:打日本、修铁路、打网球。这三件事都是我喜欢也一直努力去做的,所以这一辈子,我过得特别自在舒适。”吕彤羽说,父亲从不会在学业和工作上对子女指手画脚,更不会用自己的职位为他们谋福利。他也不管孩子能不能当官挣钱、出人头地,他唯一在意的,是孩子们是否能像他一样,自在随意又守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