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假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但工作在身,监护职责无法履行。从城市双职工子女到农村留守儿童,每逢寒暑假,孩童触电、溺水、坠楼等意外事故频发,拐卖、凶杀等刑事案件也频频见诸报端。近日,顺德大良11岁少女遇害、中山一对姐弟单独留在出租屋内被杀——无辜的生命接连以一种异常方式成为“新闻主角”,这不能不引起思考。
应该怎么办?首先,用工单位不该回避。据媒体报道,国内已有公司尝试设立“带孩子上班日”,广州某企业甚至推出相关福利制度,准许短期无人照顾孩子或哺乳期等特殊时期的员工带孩子上班。在这方面,企业可以尝试把活动场所利用起来,或者聘请专人,将假期带娃真正变成员工福利——毕竟只有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才能让他们创造更多价值,而这样贴心的企业文化,也值得尊敬。
其次,街道、社区等应该扮演重要角色。在国外,孩子假期参加社区活动相当普遍,社区托管模式也值得我们学习、效仿。有场地的社区居委会可以把退休教师、放假大学生等资源组织起来,面向社区的孩子开展托管服务。这对于国内家庭而言,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目前已有社区办免费托管班,受到家长青睐;有街道和社区联合出招,为孩子提供“爱心陪护”志愿服务;还有的社区联合志愿者组织,开设爱心家教班……
不管怎样,假期监护缺失不只是父母的问题,也绝不该让家长冷暖自知。面对孩子孤单的身影,多方支援的脚步,显然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