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上iPad,不是它坏,是父母懒
家长补位,不让孩子玩iPad成瘾
人性有一个弱点,任何给自己带来愉悦的、快感的东西,都可能让人上瘾,这就叫成瘾性,成瘾性涉及到生理和心理,小朋友在这方面有遗传倾向的,家长不能忽视,特别是孩子还没有形成自我判断力、足够的自我控制力、保护能力的时候,家长的角色至关重要,这就是成功生养教的核心。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到自我教育,本身是要统合的,如果这些不统合、不一致,是要出问题的。所以强调家长要补位,小朋友还没有自我判断力的时候,家长不补位是很危险的。那家长要怎样给孩子好的影响,这取决于亲子关系,父母是不是有足够的权威,孩子是不是足够信任父母,父母是不是掌握了一些技巧方法,然后才能达到一个好的效果。
对于孩子玩iPad这个现象,家长要把握一个底线,不要让孩子成瘾,不要损坏孩子的视力,这些底线把握好了,再跟小朋友讲,他也很信任,一般是能接受的。有的时候孩子可能生理上面有一个本能的冲突,他不太愿意接受,但要发展孩子的就是一种理性的自我控制能力,就像我们的认知也要从形象到抽象,这个是本身要面对的挑战,应该是能解决的。
小朋友玩iPad,要有一定的认知
玩iPad,最危险的一点是把现实世界跟虚拟世界弄混淆了,甚至错乱了。这又要转回到认知阶梯,心理发展的规律。3岁之前,小朋友应该把重点放在现实世界的认知里面,让他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比如说食物;当他对现实世界有了足够的理解,再让他去认知虚拟的世界,包括电子类、电影类。从感觉统合发展的角度来说,大家也要掌握个规律,第一个要发展的是触觉,第二个要发展的是听觉,第三个应该是视觉,违背这个规律是有问题的,而这三者是要统合的。其实家长也不要太焦虑,孩子有一种生命本能,他自己会在反复的互动当中来找到感觉的平衡,他会形成认知,变成自己的经验。
有一点家长不要太纠结,如果一个小朋友基本的东西都了解了、认知了,他仍然对这个东西很感兴趣,很可能他在这方面有潜能、有天赋。这涉及到早教,如果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某一方面的才艺早教或职业发展的早教,正确的做法是先帮孩子做一个潜能测试,如果孩子在某方面有潜能,再在这方面开发,进行早教,这才是正确的。
针对孩子玩iPad,管理有方
家长对于孩子玩iPad的管理,态度要端正。首先要运用好回避策略,该回避的还是要回避,有些东西少儿不宜,而有些东西孩子的认知能力还理解不了,如果孩子接触了这些,是要出问题的,所以规避策略还是要采取的;其次,兴趣转移,怎么培养孩子的天伦之乐,怎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这种天伦之乐超越自娱自乐,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这个话题,包括亲子关系、孩子的认知发展一直到最后的人格发展,其实在这里面都是可以体现的。但我个人认为,简单的肯定,消极的防堵其实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尤其是整个社会是多元自主时代了,小孩子越来越有主见,家长是控制不了的,只能去做引导,这里面还有一个更专业的角度:欲望的管理,好奇心的管理,到厌烦心理,涉及到方方面面。讲到感知觉统合,有一个简单的、低层次的快感,到高层次的美感,到最高层次的幸福感,怎样帮孩子建立起来,这些东西都是很专业的。
专家的话:
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有好也有坏,电子产品会影响视力,但使用得当也可以开发智力,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引导。但是父母不能将iPad视为孩子的“安抚剂”,孩子爱上iPad,不是它坏,是父母懒,电子产品不能替代亲子互动,亲子沟通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