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乐乐去公园玩,临走时很多小朋友都不愿意回去。一位妈妈为了把三四岁的女儿哄回家,开始跟女儿谈条件:“回去后可以看你最爱的动画片,还可以吃小熊饼干。”小女孩问妈妈:“我能一边吃饼干一边看动画吗?”妈妈点头说好,于是小女孩乖乖跟着妈妈回家了。看着渐行渐远的母女俩,我在想,下次这个孩子又会有什么要求呢?
很多家长认为,和孩子谈条件没啥问题,小孩获得了满足,大人获得了消停,一举两得的事情,又何乐而不为呢?
那么,和孩子谈条件真的好吗?
和孩子谈条件的负性后果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有能力支付孩子开出来的条件,这样孩子高兴了,自己的目的也达到了。却没有想过和孩子谈条件的后果:孩子有了可以和家长谈条件的意识后,以后就可能经常这样做,孩子有可能会变得:
1.得寸进尺。今天我得到一盒饼干,那么明天我是否能得到一个娃娃呢?
2.功利性,没有责任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本来就是作为家庭成员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当家务和学习变成了一种交易,就成了帮别人做事和学习,那么当有一天我们无力支付孩子的条件时,孩子是否还会一如既往地那么勤快呢?就像老板不再给你发薪酬你还会给他工作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3.缺少关爱,不懂得体贴。家庭本来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可是因为各种条件的交易,这样亲人之间存在的温馨气氛就不见了。
有分寸地谈条件可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看到上面归纳了那么多缺点,我们是不是觉得就完全不能和孩子谈条件呢?其实并不是这样,和孩子谈条件可以,但要掌握一个度。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比起讲条件来,更好的也许是实行奖励制度。
比如孩子每天主动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可以偶尔满足一下孩子的愿望,但是不宜次数过多,告诉孩子做家务是义务,因为我们自己都住在这个家里,我们要保护好这个家。孩子做不到的事情有一天通过努力做到了,我们也可以奖励一下孩子。虽然同样是条件,但是做出来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