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以“小国大业”而闻名,“通商和赚钱”堪称荷兰文化之一,荷兰人绝不掩饰自己的爱财之心,赚钱之道。那么,在荷兰父母的耳濡目染中,在整个社会的影响下,荷兰孩子的理财观念是怎样的呢?
“再给你42欧元?对不起,我做不到。”
在荷兰,父母都不刻意避免让自己的孩子受挫折,也少有父母会用钱来帮孩子摆平问题。
我一个荷兰朋友的女儿读大学一年级。荷兰大学的教科书不强制购买,学生可以选择向图书馆借阅。女孩为了复习方便,还是花了42欧元买了这本书,可在考试前一周她把书弄丢了,于是她决定向图书馆借书应付考试。
她预约在第二天上午十点前去图书馆拿书。考试季需要借书的人很多,图书馆规定如果谁没有在约定时间取书,那么书会马上顺延给后一个预订者。而她偏偏在取书的前一晚参加了一个派对,结果第二天睡过头,误了取书的时间,等她赶去图书馆时,馆存的书已经全部被别人借走了。
于是她回家向爸爸再要42欧元,否则她没书复习,考试肯定过不了。她爸爸在听完事情的经过之后,斩钉截铁地拒绝了,理由是:“你把自己的书弄丢了,已经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而该去借书的时间你又错过了,再一次不负责任,不遵守承诺。发生了两次这样的行为,你应该接受教训,承担后果。你还想指望别人帮你清理现场?”
当时我在边上为孩子说话:“可孩子没书考试就过不了,她已经知道错了,就给她买书吧。”结果他对我也对着他女儿大声表明态度:“她这次最坏的结果只是过不了一次考试,可是她如果没有承担这个后果并且消化它,以后就会过不了很多人生的关口。看起来只是一本42元的书,可背后是比42元的书严重得多的责任感和规划性问题。如果我们帮她,她今后可能因为缺乏责任感自律性,要承担‘4.2亿元’的问题时,谁来管她?”
结果当然是没有给女孩买书。女孩当晚哭了一场,很快就振作起来,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了:她和另外一个有书的同学谈好,一起复习功课,当同学不用此书而复习其他功课时,每天借给她看两个小时。每天两个小时的阅读,无法让她考到一个好成绩,但是她至少考试及格了。我想她应该一辈子都会记得这次经历。
孩子出生后就给办银行卡
和中国人一样,荷兰人喜欢存钱理财。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件事情,荷兰父母就是给孩子办张银行卡并制定一些长期理财的基金计划。一般到孩子五六岁的时候,父母就会教他们使用网络银行,和他们共同探讨理财的计划。因此在荷兰的家庭,不难见到父母和孩子一起坐在电脑前梳理账目、探讨理财储蓄方案的情景。
当然在这个阶段,孩子最关心的是自己的零用钱该如何处理,是全部存起来,还是分成几部分做不同用途?那么父母会和他们一起分析利弊。有时,父母也会带孩子一起去银行咨询理财计划。
荷兰的银行,有很多约见客户的小会议室,里面都放着很多让孩子一目了然的理财玩具和工具,比如很萌的分类存钱罐、卡通图解的理财玩具等,孩子可以像下棋一样做一些排列组合,然后得到理财得失的答案。
等孩子12-14岁,这张卡基本上就能交给孩子了。因为荷兰的银行卡都是一卡两用,活期帐户和理财账户捆绑在一起,孩子可以自由使用活期账户提款或刷卡,可是理财账户的钱是无法擅自动用的,这样既保护了理财的延续性,又可以让孩子自由支配一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