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孩子”一样是珍宝
1996年,毕昌煜出生在浙江乐清市。聪明好动的小昌煜1岁便会叫爸爸妈妈,2岁能背儿歌。毕光钧夫妇对独子视若珍宝,疼爱有加。
但3岁那年,小昌煜的成长突然停滞不前,竟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反应迟钝;再后来,连“爸爸”“妈妈”也不叫了。毕光钧夫妇连忙带着孩子四处寻医问诊。杭州、上海、北京,最终医院有了明确诊断:自闭症,也就是人们说的“星星的孩子”。
此后,这个小家庭的日子简直变得“鸡飞狗跳”:昌煜喜怒无常,有时他会突然发脾气,拿头撞墙;他成天跑来跑去特别调皮,经常把家里的东西碰碎,自己浑身受伤。妈妈赵灵芳实在没办法了,每个屋子都上了锁,只让小昌煜在客厅跑,从墙角到桌椅腿,孩子容易撞到的地方都包上了厚厚的海绵。
到了晚上,毕昌煜也时常不消停。有时候他会半夜起来不睡觉,睁大眼睛、一言不发地呆坐在黑夜中,像个小幽灵。赵灵芳只能随时随地陪着、哄着……却又不知孩子是否能听懂。她经常从夜半恶梦中惊醒,急切地喊着:“昌煜!昌煜!”看到孩子在身边,才敢继续睡去。
看着妻子日渐苍老,毕光钧心如刀绞,他一度想放下事业,留在家里陪孩子,替妻子分担一些。但一家人没有生计怎么行呢?除了埋头苦干,努力赚钱,他别无选择。
自闭少年惊现绘画天赋
一路治疗下来,昌煜的自闭症并没有得到缓解,眼看到了上学年龄,竟无一所学校愿意接收他。
无奈之下,妈妈就成了昌煜的全天候保姆和老师。她在家中的墙上贴满了识字卡片、拼音图、数字表,每天不厌其烦地教儿子数数、识字。正常孩子很快就能学会一个汉字,但小昌煜学两天都记不住。尽管“家教计划”进行得步履维艰,但妈妈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并写满了记录儿子学习兴趣的“课程笔记”。
为了培养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赵灵芳还手把手教他认钱、买东西。赵灵芳在家种草、浇花、洗衣做饭时,也会带着儿子一同学习。“我希望他长大后能自食其力,独立面对生活。”赵灵芳还先后让毕昌煜学习舞蹈、音乐、武术……并根据孩子的反应,逐一探索他的兴趣爱好所在。
2003年,她带着7岁的昌煜来到北京一家自闭症康复中心治疗。在接受康复训练的过程中,每当毕昌煜感到疲惫了、烦躁了,老师就会递给他一支画笔,让他做“点连线”绘画训练。这时,原本情绪烦躁的他,很快就展露笑颜,安安静静地趴在桌上画起画来,有时候一画就是两三个小时。
毕昌煜的第一幅画作,是一只鲜红的大苹果:他先画一个椭圆形,再加上一个蒂,最后还画上两片绿叶……这让妈妈突然看到了希望。赵灵芳联想到,儿子随手涂鸦时、日常生活中,一直都很喜欢艳丽的色彩,连陪她去菜市场的时候都爱挑火红的辣椒、翠绿的黄瓜、金灿灿的芒果之类色彩鲜明的果蔬。据说,自闭症患者虽然超过一大半都是智商低下者,但他们因为不易受外界干扰而心灵纯净,其中有5%的人极具艺术家气质,引导好了就是天才儿童!小昌煜如此热爱画画,会不会就是“天才”中的一员呢?这个发现令她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