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往往认为,守规则、听话的才是好孩子。给孩子“立规矩”固然很重要,但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强迫孩子接受规则更重要。我们得知道,任何规矩都需要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
2015年10月,我所供职的教育机构做了一次活动,让家长们聚到一起聊聊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头疼问题。一位8岁男孩的父亲非常苦恼地说:“我跟儿子讲了100次,要把牙刷头朝上放,他就是记不住。为这事我打过他好几次,他还是不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家长们对这位父亲的困境感同身受,各自都举了好多自家孩子“不听话”的例子,也帮着出了不少主意。不过,我认为首先得找出这类困境背后的症结。
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做过一个非常经典的“打弹球”试验,研究儿童在不同成长阶段对“规则”的认识。试验发现,0~2岁的儿童玩弹球时没有任何规则概念,纯粹按照自己的欲念和运动习惯玩。2~7岁时,儿童开始模仿别人玩弹球的方式,接受外部给予的规则,但不会在意一起玩的其他儿童是否遵守同样的规则,所以他们常常同时在游戏中感觉获得了胜利。7~10岁时,孩子们渐渐开始意识到,如果能在团队中获得足够的支持,玩弹球的规则其实是可以改变的—他们可以参与规则的制定。这种阶段划分只是一种大致情形,具体到每个孩子,可能会存在一些上下浮动。
我们要知道,上文那位父亲纠结的放牙刷行为,在孩子眼中的意义和在成人眼中是完全不同的,对孩子来说那只是一种游戏,而“牙刷头朝哪放”就是游戏规则。那位父亲面临的情况,有可能是他的孩子晚熟,还处在第二阶段,也有可能是他的孩子早熟,已进入第三阶段。
如果是前一种状况,家长应该提醒自己,不要对孩子有过度的苛求—处于第二阶段的孩子无论跟谁一起玩,其实都还是自己一个人在游戏,他既不会在乎同伴的游戏规则为什么和自己不一样,也不会用同伴的游戏规则来约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