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电视成了家长们谈之色变、势不两立的公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普及后,广义的“电视”更是突破了客厅的限制,在家庭中无处不在……
一个4岁孩子的母亲被孩子爱看电视的问题困扰已久。上周我们见面时,她又在哀叹:“孩子对电视太上瘾了,上床了都还要用平板电脑看上一段时间,我很担心这会影响他的身心健康。每次我不让看,他都会大哭大闹,说我是坏妈妈。这样下去一定会影响我们母子的感情,但又不能放任不管,怎么办呢?”
有类似苦恼的家长不在少数。不过当时,我并没有急着给这位朋友具体的建议,而是问她:“你知道孩子看电视时,其实是在看什么吗?”朋友被我问愣了:孩子不就是在看动画片吗?不就是在看“喜羊羊”“灰太郎”“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吗?还能是在看什么呢?
你真的知道孩子看电视时,是在看什么吗?
其实,一个4岁的孩子坐在电视机前,绝不是在被动、死板地接收信息,相反,他正在经历一个为自己的认知系统构建知识框架的复杂过程。孩子对节目信息的选择与成人是完全不同的。同样一部动画片,成人看到的往往是故事的结构、情节的推演、价值观的冲撞……孩子却不可能对这些东西产生兴趣和反应,他们的兴趣,在成人疏于理解的地方。
举个例子。几乎所有孩子小时候都喜欢看“天线宝宝”,跟着里面的“太阳宝宝”咯咯直乐。成人会觉得这种动画片没故事、没逻辑、没有价值观,乏味得很。孩子们为什么看得那么开心呢?这是因为,孩子的认知与节目的内容正发生着“同化”和“顺应”。
1~3岁的孩子,进入了色彩敏感期,很容易被色彩分明的形象吸引;简单的情境与孩子的认知能力相呼应;最重要的一点是,孩子在这个阶段,对形状、声音、动作、反应等因素更感兴趣,既不需要故事,也不需要逻辑和价值观。孩子看“天线宝宝”这类动画片时,努力的方向是复制和模仿,借此丰富自己的能力。这种行为,建立在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基础之上,与成人思维惯性里对动画片的理解,完全是两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