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也能满足孩子
目前,绝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几乎没有人会舍不得为孩子花钱,孩子们正得到空前的关注和关怀,这一代孩子的智力和体格的成长跟父母相比,拥有很大的优势。低碳生活下,照样可以花钱,照样可以尽量去满足孩子的心智发展需要,只要你不是在求奢求侈。奢侈的本意是过分的、多余的东西,正与低碳理念相违背。
玩具拿到手上,不管多么昂贵,大多数只有几天的“保鲜期”,之后往往就置之高阁了。而给孩子不断更新玩具,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孩子的欲望超出了你的希望,往往演变成行为问题,比如在商场看到什么就一定要买,不买就不挪步甚至大哭大闹等等。试试看,告诉孩子只有生日和节假日的时候才会有礼物,平时看到什么可以记下来,妈妈到时候一起买;对于稍大的孩子,每周给他一些零花钱,告诉他如果想买什么的话,可以自己存钱。这些方式,可以帮助控制孩子的物欲,减少浪费和无谓的消耗。
妈妈自己也可以把孩子的旧衣物、玩具等攒起来,送给有小小朋友的家庭。不要觉得难为情,因为现在人们都知道,穿过的衣服、用过的玩具甲醛含量少,更健康。
环保有三个基本概念:再生利用、重复利用、减少使用。重复利用在很多环保达人看来最为环保,因为不涉及再次制造,将商品的原有价值通过人际之间的周转增值,环保性价比最高。这本是我们的一个传统文化,但现在很多人却害怕去实践。
低碳时的“加法”
低碳环保,除了做减法之外,还可以做积极的“加法”。目前欧美风行“碳补偿”概念,意思是减少碳排放到一定限度,可能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了维持一定的生活品质,我们必须消耗一定的碳,比如坐飞机去海外度假等,但你可以在消耗之后,通过购买碳脚印的方式来赎回自己消耗的碳,从而维持低碳生活。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帮助植树造林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一棵树可以吃掉25公斤的二氧化碳。你用了100度电,就需要种两三棵树来补偿。一个叫“根与芽”的国际组织在国内已经运作多年,目标就是通过募捐,在内蒙古种上一百万棵树,被称作“百万树计划”。这个活动目前已经由各国际学校慢慢发展到公立学校,当有一天你的孩子回家来告诉你此事的时候,给他25元钱,让他去买一棵树苗吧。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给孩子灌输一些绿色常识,比如:夏天的时候朝南的窗子白天关、晚上开,避免热气进来烤房子;用高压锅炖肉比砂锅炖肉时间短很多,更节省煤气;洗澡的时候不要赖在浴室里没完没了,水是很宝贵的资源,而加热洗澡水更需要能源;冬天的时候,觉得冷的话,多穿一件衣服而不是把空调调高两度更暖和;可以走着上楼梯的话就不要用电梯……听起来好像很“吝啬”,但在已经满足家庭生活和孩子心智发展的基本需求的前提下,“俭”一点又何妨?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老祖宗尚俭是有其道理的。为了给孩子一个绿色习惯,妈妈可以大大方方地为家庭、为社会、为环境“吝啬”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