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周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每天下班后,陪女儿玩已然成为我的第二职业,陪她去公园打滑梯、跳蹦蹦床、荡秋千一荡秋千是女儿的最爱,她说那有飞的感觉。多么熟悉的话语,那不是我童年时说过的话吗?一时问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我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父母很少有时间带我去公园或游乐场,儿时的游戏就是跟小伙伴玩耍,或追逐着鸟儿奔跑。当时的我特别希望自己也有一双翅膀,能够和鸟儿们一起飞翔。于是,我立即跑回家,翻箱倒柜地找出了外地表哥送给我的一个蜻蜒模样的纸风筝。虽然已经被玩坏了,不能再放飞了,但是它的翅膀还是好的。我摘下蜻蜓的翅膀,用绳子挂在自己的胳膊上,轻轻扇动起来。
啊!我有翅膀了,我可以飞了!我迫不及特地爬上院墙,准备飞翔。
“别动,调皮鬼!”邻居大爷看到我做出要跳的姿势,吓了一跳,一边呵斥着,一边用梯子把我接下来,口里还说着:“我得告诉你爸爸,看他不好好收拾你,你就在房里等着吧!”
这时,一种隐隐的恐惧使我哭出声来。可是我并没有等来“暴风骤雨”似的责骂和痛打,爸爸耐心地听完我的叙述后,很平静,他似乎明白了我要干什么,而后对我说:“你不是想飞吗,爸爸有办法来帮你。”
第二天,爸爸很早起床,在院子里的一棵大树上拴上绳子,下面绑上一块木板,来回晃了晃,对我说:“别站着了,过来试试吧。”我走过去,坐在木板上,爸爸轻轻地推着绳子,我的脚渐渐离开了地面。啊!真是有了飞一样的感觉,我高兴地喊着:“飞了!飞了!我能飞了!”
一旁的爸爸脸上露出了微笑。我的心暖融融的,有这样的好爸爸,我真是太幸福了……
讲到这里,小周由衷地说:现在我也做了爸爸,一定要做一个好爸爸,引导和教育我的孩子成长。
小周的故事对他的一生影响深刻。虽然小周的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家长,不懂得那么多科学育儿的理论法宝,但他用朴实的情感面对孩子无知的行为,在恰当的时间里,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儿童并不是小号的成人,儿童具有不同于成人的思维逻辑,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儿童所做的一些可笑的、天真的、无知的事情了,也就不能把他们界定为“捣蛋鬼”之类的了。
小周的爸爸,用善良、宽容面对儿子的冒险行为,给予孩子理解和尊重,并帮助儿子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这方面讲,小周是幸运的,他不仅在爸爸的帮助下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且父亲的宽容与理解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融入到他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中。
让我们引用小周的一段感言与天下父母共勉:“面对孩子的无知行为,做家长的千万不要一味地谩骂或恐吓,而应采取合适的方式,既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又保证孩子的安全,并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感染孩子,这才是我们为人父母始终要学习和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