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叶伟国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一个国际象棋比赛,只得了第二名。回家的路上,父亲沉着脸,—言不发。除了冠军,其他都是失败,他把这个观念成功地灌输给了儿子,并从俄罗斯请来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给儿子上课。
“他得过七届冠军!”叶伟国骄傲地向主持人介绍自己的老师。
2015年,再次回到深圳比赛,叶伟国终于赢得了冠军。父亲和教练一起坐在台下,露出欣慰和得意的笑容。但站在领奖台上的儿子,看不出有任伺开心的表情。
孩子的母亲和爷爷、奶奶都强烈反对叶伟民的做法。“负荷太大了´;他吃不消。”面对镜头,母亲担优地说。但她在教育一事上毫无发言权。丈夫骄傲地宣布:“这个孩子,95%是属于我的,你可以发言,但不能改变我的决定。”
对儿子在《家庭幽默大赛》上的表现,叶伟民显然非常满意。儿子弹吉他的动作是他设计的,为此他纠正过好几次叶伟国拿吉他的姿势:“要拿正了´;不要歪。”6岁的孩子却无法按照他设计的姿势拿稳那把42寸的吉他。“那你怎么舒服怎么拿吧。”父亲难得民主一次,却在看到儿子的新姿势后再次出言纠正:“你这样拿不对!”
“我会陪他一起玩,我会很投入,放松;但如果孩子做错了,我会马上批评。”他总结自己的教育方式。
也许这是叶伟国很少笑、表情多是严肃或略微有些惧怕的原因之一。
深圳比赛后,叶伟民破例让儿子在小区里玩1小时作为奖厉H也的生活区域被限定在了这个高档住宅区里。短暂的1小时纯玩时光让叶伟国露出与年龄相符的开心。
“你最喜欢玩什么?”主持人问。“滑滑梯。”
“那为什么不对爸爸说想多玩两个小时?”“他会不高兴的。”小神童小心翼翼地回答。
这个绝对的“鹰爸”,会为了孩子努力工作,会陪着儿子一起报名参加国际象棋大赛,会—道题一道题地检查儿子的数学作业。他以儿子的成就为快乐源泉,设计了一张密密麻麻的蓝图:“不能给孩子太多自由,否则他会沉溺于吃、玩耍、睡觉,浪费了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