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有错,家长教育有责。但责备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让孩子分清是非对错健康成长才重要!
“爱子七不责”的古训起源于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1536年—1618年)所著的文集《呻吟语》中。
原文:
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
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正饮食不责,正欢庆不责,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在家规和家教非常严格的古代,仍然提出了在7种情况下,对于孩子犯的错不要轻易责罚。一起来看看吧!
对众不责
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
如果在人多的公共场合责骂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面子,失去尊严,没有什么比一个人失去尊严更可怕。
此外,“对众不责”并非姑息纵容,如果是原则性错误,家长应马上制止,并告知这种行为不可容忍,但不当众严厉深究。
愧悔不责
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对于孩子犯下的错不能穷追猛打。如果在孩子惭愧悔恨的时候,做父母的依然喋喋不休,这样会带来两种结果:
一、使孩子陷入深深的自责中而无法自拔。
二、孩子逆反心理增强,破罐子破摔。
暮夜不责
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让孩子为今天的错误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这样对明天会有影响。让明天为今天的过失买单,不是明智的做法。
所以,如果孩子晚上犯错,家长不妨点到为止:跟孩子说明错误的原因、性质等,并告知“今天太晚了,先睡觉,睡前不妨自己反思一下”,切莫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