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与肯定才能养出自信的孩子
米华
我爸是个很有原则的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只要你犯错后,认错态度良好,主动改正,他都会既往不咎。他最讨厌我说谎,一旦我说谎会受到最严厉的惩罚,好多天不跟我说话,也不陪我玩儿,直到我自己主动认错为止。
我妈相对我爸而言有点儿护短。我记得有次我主动要求刷碗,可是手一滑,一个盘子掉地上摔成碎片。当时我整个人都慌了,躲在厨房里不敢出来,怕爸妈教育我。后来我妈看我太久没出来,到厨房来找我,看到盘子碎片,先让我躲一边。她边收拾地上的碎片边说,没关系,碎碎平安,以后小心点儿。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很感激妈妈没有骂我。
他们给我的是爱的教育,我做错事,他们不盲目指责批评,在表扬我方面也不遗余力,只要我取得一点儿成绩,他们会表现得比我还高兴,说我做得好,他们以我为傲。
依依
小学一年级,我和妈妈一起参加亲子运动会。比赛之前,妈妈鼓励的眼神给了我充分的勇气和信心。枪声响后,我和其他人一起冲了出去,却在半途摔倒了。我不自觉地向妈妈的方向望去,只见妈妈给了我一个鼓励的手势,顿时让我觉得有一股动力让我爬起来接着向前跑。
专家有话说:
父母在表扬或批评孩子时,是在向孩子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孩子在获得一种界限感的同时,也理解和感知了父母是怎样的人。也就是说,孩子会把父母表扬、批评的这些片段性记忆,连续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关于自身、关于父母的传记性的记忆,从而用这样的记忆去指导个人的行为。当然,如果惩罚的方式过于激烈,孩子就会对那个时刻有着强烈的情绪,从而在他每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时,都产生回避的行为,这样就是过犹不及。
那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对于奖惩有一个正面的、良性的记忆呢?
首先,尽量不要朝令夕改。比如,父母有时会依据自身的情绪,而非孩子的行为,表达鼓励和惩罚,这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就不知道如何去指导自己的行为。
其次,父母要控制语言表达的强度,语气过强或者过弱,都会影响记忆的效果。语气弱了,孩子记不住。同样,激烈的表达会让孩子只记住你当下激烈的情绪,忘记你告诉他的行为准则。
第三,父母要注意表达的技巧,多用一些描述性的语言,而非指责性的语言。比如,你可以简单提醒他作业忘写了,或者单纯地描述要写作业这个事实。父母在表达时,要注重事实而不是单纯地宣泄情绪。
这些技巧,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记住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