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育工作者说:“矛盾的家庭教育与矛盾的孩子,这个问题在今天应引起每个家庭的高度重视。”的确,如今不少家长在言教、身教等方面所表现出 来的种种矛盾化的教育,极容易使孩子形成多重人格。孩子们在成长中如果接受了矛盾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必将搅乱他们幼嫩的心智。怎样面对这些矛盾并正确 处理这些矛盾,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做人上,“言教”与“身教”的矛盾
东东要吃东西,妈妈不许。东东说:“那你怎么什么时候想吃就吃呢?”妈妈被噎回去了。
妈妈和东东玩游戏,妈妈玩不好,东东说:“你真是笨蛋!”妈妈大怒,斥责东东无礼。东东说:“你昨天还骂我笨蛋呢!你净骂我,我为什么不能骂你?”妈妈语塞。
点评:“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这种“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法则,在 几千年后却被我们给扭曲了。许多家长一边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一边却随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一边给孩子讲“孔融让梨”,一边却争先恐后地挤车抢座; 平时让孩子尊重父母,自己却不尽赡养父母的职责和义务;一边给孩子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道理,一边自己却一年也不摸书本,甚至沉溺于麻将桌上;一 边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一边却又帮孩子打扫教室卫生,恨不得连劳动课都要替孩子上……诸如此类的矛盾行为,比比皆是。
这种充满矛盾的家庭教育,让不明世事的小孩感到很为难,甚至无所适从。他们往往学家长样子,一方面从学校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另一方面从家长身上 仿效“说一套,做一套”的圆滑世故的处世哲学。因此,人们很形象地总结出“5-1=0”,即学校苦口婆心的5天教育,被家庭、社会的1天教育所毁掉。
正确的作法应是身教在先,言教在后。但是,问题不在于方法,而在于家长的品质、修养,也就是人们常所说的素质。真正的教育是在自然流露中进行的。
生活上,“穷教”与“富教”的矛盾
天津市河北区9岁的小斌正在上小学三年级,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母月工资加起来不到4000元。但父母很宠小斌,他想要什么东西都尽量满足。今 年快过年时,小斌告诉父母,他想买一套名牌运动装和运动鞋,说自己好几个同学都有。小斌的父母到商场一看,这些东西加起来要2000多元,有点舍不得。小 斌不高兴了,接连两天不好好吃饭。父母心疼儿子,咬咬牙给小斌买了。小斌还想要一件新羽绒服,父母答应他一发奖金就给他买。
一项对河南郑州406名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约70%的学生称自己对勤俭的认识主要来自老师,表示勤俭教育主要来自家长的学生只有22%。此外,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知道袜子破了还有哪些用途;在外就餐时,87%的学生没有提醒过家人打包。
郑州市长江东路小学老师路敏说:“勤俭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培养勤俭习惯上,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遗憾的是,不少家长并没有当好这个老师。”
点评:很多家长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曾亲历过苦日子,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子女过那种艰难的生活,于是乎总是给孩子买好吃的、好穿的。同时,他们又 要求子女生活节俭,不要光顾吃而不学习,常常拿伟人的俭朴生活来教育他们,讲授“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陈年旧理。而一旦孩子向他们要钱时, 他们通常都会有求必应,从未有半点吝啬。
在这种矛盾家教中长大的孩子,怎么会形成节俭、朴素的观念和行为?因此,家长在生活上对子女的关爱要有所节制,那样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