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单淮方老师介绍:“我通过心理疗法了解到,原来小萌在3岁的时候,父母准备生二胎,就将她送到了爷爷奶奶家,和父母有2年的分离。”
单淮方老师介绍,心理学认为0—3岁,孩子需要和父母在一起生活。这个阶段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有归宿感和稳定感。如果这个阶段有较长的分离,就会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特别恐惧分离。
针对小萌的问题,单老师建议:“归宿感可以重建。父母要和孩子讲解分离是什么,想念是什么,相聚是什么,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并学会表达感受和情绪。孩子恐惧的是分离后无法重聚,当她知道分离后还可以在一起这个道理后,恐惧的情绪就会减轻。”
父母要给足孩子心理营养
心理专家单淮方说,一个人的心理营养需要在0岁—7岁之间得到满足,满足了人就会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孩子在0岁—7岁的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需求,父母要尽量满足。
0岁—1岁 是依恋关系特别重要的阶段,是爱和安全感形成的关键期。这个阶段母亲需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不要和孩子分离,母亲要给孩子安定的情绪。在这个阶段,母亲需要对孩子无条件接纳。
1岁—1岁半 母亲和孩子可以有短暂的分离,但是分离时间不要过长。这个阶段妈妈和孩子还需要在一个房间里,但是可以不住在同一张床上。 1岁半——3岁 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形成的关键期。父母要鼓励孩子探索世界,允许孩子有独立探索事物的勇气。
3岁 孩子第一次和父母分离,也是孩子人生第一个反抗期,从行为上趋于独立。去幼儿园是第一次社会化分离,父母要敢于面对与孩子的分离,分离后的孩子才能长大。
总体上来说,0岁—3岁,母亲的陪伴非常重要,父亲在这个阶段是辅助母亲的。
4岁—6岁 孩子需要鼓励、赞美,尤其是父亲的鼓励和赞美。这阶段父亲的陪伴、肯定、认同,是孩子一生自信的源泉。
6岁—7岁 孩子学习兴趣培养的关键期。父母要努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对学习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