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我从中国探亲返荷,都会有一两周低落的思乡情绪。荷兰的亲人深知我这个情况,在给我接风的家宴上都对我格外关心。15岁的Bas为了让我不要太想家,亲自提前串烧好了一张中国歌曲的光碟给我。“第一首歌旋律很带劲,非常好听,我给你连录了3遍,是加长版的。后边的也是很嘹亮的感觉。你开车上班路上放,保证让你听了开心。”Bas说自己完全听不懂中文歌词,选曲标准就是节奏欢快,曲调激昂。回荷兰后我第一天上班的路上将碟放来听,车内响起三遍《义勇军进行曲》,接着就是《上海滩》主题曲。不难想象,一大早连续听三遍国歌,再紧跟着那句高亢的“浪奔!浪流”,无论什么低迷情绪都烟消云散了。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我提到近期会去巴塞罗纳度假。12岁的Carol周末来访,掏出一本介绍巴塞罗纳的旅游书给我。Carol妈说,前天她去图书馆,Carol也跟着,一进去就跑到旅游书柜,找关于巴塞罗纳的书。“这书能借21天,你可以现在边看边准备行程,去那边玩完了带回来再还。我专门选的袖珍版,瞧,书不大,你随身好带,翻看很方便。”Carol一边展示书一边贴心地讲解着。小Mary在我家,为了不打扰我和大家谈性正浓的聊天,在我书桌上默默留下一张纸条:“蔻蔻,你家阳台上的令箭荷花开了,别忘了看哦!”
这些给予,都用了心思,具有立体的维度、互动的广度、记忆的长度和温暖的深度。加法式给予,正面地教导孩子意识到广义的给予,无论是家人间情感的给予、社会上人际交往的给予,还是工作中才能的给予,它渗透在各个层面。于外,和外界建立了延展性及参与感,孩子自然主动地观察周遭环境状况,关注他人的言行喜好,逐步掌握发现美、表达爱的能力;于内,培养了反观内省的感受力和良好的共情能力,孩子会有意识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创造力,并展现交流出来,孩子对认识个体和他人的界限也能更清晰更有分寸感。
就算空着手,不能空着心。一场倾听,一个拥抱,一句赞扬,一段祝福,一声鼓励,都是传递了心意和惊喜的“给予”,生命由此厚重,生活因此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