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他唯一的付出是金钱,从幼儿园开始他就住校。“他从来没有得到过来自父母的爱,所以等到有了女儿后,他就给孩子特别多的爱,给孩子特别多的照顾,生怕孩子受一点点伤害。父母以前缺什么,潜意识里就希望在孩子身上找补回来。”
与此同时,夫妻俩没有安全感的童年,造就了俩人成年后的与人交往的困惑。其实天天对社交的恐惧、无能感,反应的是做父母的对社交的恐惧、无能感。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这话真的没错。
天天出门去玩,冯丽丽和丈夫就怕孩子受伤,会千叮咛万嘱咐,而俩人在跟外人打交道时也是高度敏感的,感觉自己只要出门就是吃亏上当的角色,跟别人一发生矛盾,赶紧缩回来。
陪孩子成长,家长自己也成长,尽管这成长的过程是十分痛苦的。冯丽丽和丈夫在抚慰童年的痛,现在不再像以前一样恐惧社交。《下乡养儿》出版后,冯丽丽很愉快地接受各路记者采访,也会对记者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很坚定地说不,而不再是感到没能量拒绝。
找到自己的痛点,也就能在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中分得清哪些是在满足自己,哪些是真的从孩子的成长需求出发。
育儿书没有错,错的是家长的盲从
冯丽丽对育儿的反思没有止步于此,她还想到那些年读过的海量育儿书。总是这边学来个理念,那边学来个技术,根本粘合不到一块儿。遇到具体问题,脑袋里一团浆糊。
数不清的育儿书给冯丽丽灌输了一个理念: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接纳,只有这样,孩子才有安全感,将来才自信,才独立。而且一些育儿书的作者也用案例证明了无条件的爱的力量的无敌。冯丽丽就更坚定地践行这个育儿理念。
冯丽丽现在明白了,这个理念是没错的,但是仅仅靠它是培养不出健康、快乐的孩子的,规矩、情商、社交、挫折等等都没讲。抽出的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这一部分这么隆重地单独提出,仅仅是因为我们以前一直在忽略。就像维生素是好的,但是如果人单单吃维生素是要出事的。
冯丽丽不认为是书害了自己,而归罪于自己的盲听盲从。“她的思维方式是,非黑即白,必须寻找到绝对标准的答案。育儿中,遇到一个问题,她会打别人那里寻找一个标准答案,而不是自己思考,依据自己的经验选择怎么做。养孩子是一件系统的事,单拎哪一个方面都不行,而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面面俱到地把养孩子这事说得天衣无缝。育儿书、育儿杂志,肯定要读,但那应该是给我们增长智慧的,让我们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而非照搬,而非盲从。
于是,冯丽丽在写《下乡养儿》一书时,尽量事无巨细地说明自己家的情况、每天发生的故事,给读者展示一个尽可能全面的育儿过程,而不是振臂高呼出一个吸引人的育儿口号。
冯丽丽希望,读者读这本书,学到的不是方法,而是引发育儿的思考,思考出适合自己的育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