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糖一下子睁开眼睛,攥住我的手说:“表哥说,要是我不同意,就把这件事告诉妈妈……他,他还狠狠地掐我!”糖糖的眼中充满了恐惧。
“你看,你做这件事,是因为被表哥威胁的!你是个好女孩,没有必要为此自责!”听了这句话,糖糖的身体慢慢放松了,放下了一大半的心理包袱。有时候,只有孩子愿意听时,你的话才能走到他们的心里。糖糖听父母说过太多次“不是你的错”,但却始终不敢相信。直到自己在记忆中搜寻到了“证据”,她才终于确信了这一点。随后,糖糖记起了很多细节:当时的天气,他们穿的衣服,表哥说的话,事后如何威胁自己……把这些细节说出来,它们就不会再在糖糖的记忆中继续伤害她。这次咨询后,糖糖不再恐惧黑暗,开始练习独自睡觉。
然而,我们只是解决了她最表层的恐惧-就像被狗咬了一口后,她最初怕的是被咬的痛;当表层恐惧解决后,深层恐惧凸显出来-她怕所有的“狗”,开始恐惧异性,恐惧婚姻。
在新娘旁边,画一个新郎咨询半年后,已经复学的糖糖突然画了这样一幅画:一个穿着漂亮婚纱的女孩站在最前面,几个小人散落在新娘背后。我指着新娘身旁的大片空白,问:“新娘真漂亮!可是,为什么没有画新郎呢?”
糖糖坚定地回答:“没有新郎,也不会有婚礼。”
糖糖妈妈告诉我,女儿在学校的表现很好,但是不肯和男孩接触。只要老师给她安排男生同桌,她就不肯上学,还扬言自己“一辈子都不结婚”。
显然,糖糖对异性和婚姻的恐惧,是源于自我保护,以防自己再度受伤。我决定从她最熟悉的男同学入手,消除她对异性的恐惧。我请糖糖画他们的班级,她非常认真地画了6个小人,拉着手一起做游戏。小人是简笔画,看不出性别。我问:“你们班有多少个同学?”“36个。”糖糖说。
“那咱们把他们全都画在图上,女生画长发,男孩画平头,好吗?”我有意识地引导糖糖改写她的“图画”。糖糖拿着笔,又加了30个简笔小人,并且为每个小人画了头发。然后,我和糖糖为每一个小人涂色,涂一个小人,我就请她讲讲这个同学的事。讲到女生时,糖糖说得很流畅;讲到男生时,她显得很迟疑。刚开始,她指着几个男生,说他们“粗鲁、可恶、霸道、调皮”,都是负面词。慢慢的,她指着一个脸上有雀斑的小人说:“这是李勇,他拿着班级的钥匙,从没迟到过。”我点点头:“哦,这么说,李勇很有责任感啊!”“嗯,是吧!”接着,糖糖又指着一个高个子小人说:“这是小华,他曾经背着中暑的女生去医务室,累得够呛!”“这样啊,小华真有爱心!”我用这种方式,帮助修正糖糖对男生的认知,强化对男生的好感。陆续说出几个男生的优点后,糖糖若有所思地说:“咦,兰老师,好像不是所有男生都喜欢欺负女生!”我欣慰地点头:“是呀!女生中有好女生和坏女生,男生中也有好男生和坏男生。你可以先认真地观察他们,然后再和好女生、好男生做朋友!”
“嗯,那我试试看吧!”糖糖又看了一眼自己画的画,对着36个拉着手的小人,害羞地笑了。
两个月后,糖糖妈妈打来电话:“孩子已经敢和男生交往了,而且她很受同学欢迎,打算在下学期竞选班干部!”
“糖糖还画画吗?”我问。
“嗯!她可喜欢画画了!对了,前两天,她在那个‘新娘’旁边,画了一个‘新郎’,还挺帅的!”糖糖妈激动地说。
在咨询8个月后,糖糖受创的心终于修复了。
给家长的建议:
1.营造一个温暖、安全的环境,是父母给孩子最有力的支持。建议父母尽量把孩子当成正常的孩子看待,这样能减少她的情绪波动,加速恢复的周期。当孩子情绪波动大时,爸爸和妈妈要一再对她做出有力的保证:“孩子,这样的事情永远不会再发生!爸爸妈妈保证!”另外,父母不要当孩子的面争吵,多陪伴孩子。糖糖妈钻到床底下陪女儿睡觉的做法就很好。
2.放下内疚,不要无限度补偿孩子。经历过创伤的孩子,总有一种被剥夺的感觉,经常用物质来填补自己的担心。过度弥补会让孩子心中的黑洞越来越大,父母也会承受不必要的经济压力。关键是要让孩子意识到,她真正渴望的是什么。
在咨询初期,糖糖把过去10年里渴望而没得到的东西,通通买了个遍,800多元的名牌文具买了两套。因为内疚,糖糖父母对女儿的愿望全部满足。
当糖糖又让妈妈给她买一套72色的画笔时,我问糖糖:“想象一下,有了最漂亮的画笔,你有多开心?”糖糖回答说:“我不知道,可我就是想要!”我让糖糖把自己渴望的东西都画出来。然后,我们一起讨论,如果拥有了它,要怎么使用,她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改变?这种绘画的乐趣,分散了她一部分欲望。“画饼充饥”的方法对孩子非常有效,比起直接拥有物品,孩子更喜欢别人能够理解他们的渴望。利用孩子的想象空间,就可以完成很多现实中不曾实现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