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3—6岁 > 儿童早教 > 家庭教育底线,如此这般

家庭教育底线,如此这般

2014-11-05 13:45:55 出处:乖乖网 作者:慧琳 家庭教育
标签: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理念   

近读《守住中国人的底线》,一扇窗户在眼前打开。王蒙老先生往昔岁月里星星点点的笔墨、历经沧桑后丝丝缕缕的思想,让我领略百味人生,领教做人之道,应该还有些领悟方为不辜负! 

做人有底线,才可以活得像个人,起码有了到老年回望一生气定神闲的底气;做父母呢——尤其年轻的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时是否也要有些底线,将来望着子女渐行渐远的背影时,少些后悔多些欣慰?

不要对孩子说狠话

王老先生认为:“说话很重要,传播思想,确定方向,分配资源,行使权力,多要通过说话进行。但也有另外一面,就是说了许多话用处不大,说了许多狠话不过是打个水漂儿。”家教亦然,常见小孩在地上打滚哭闹,妈妈就放出一句“再闹,我就不要你了”跺脚而去;小孩当即惶恐噤声,继而四处张望,最后破涕为笑——妈妈躲在树后呢。这类狠话,一两次让孩子害怕,三四次让孩子不屑,狠话可不就打了水漂儿?所以,说狠话不如说好话,如当时当地说好话用处不大,干脆遵循王老先生的教导“在宣讲没有意义的时候,更正确的做法其实是保持沉默和静观,也就是保持无为”,等他闹腾乏了,搀起他回家便是。

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孩子的尺度

王老先生说“以自己为尺度衡量旁人”是人最容易犯的三个错误之一,我觉得天下父母也当引以为戒。我们经常遇到孩子犯浑就担忧他学坏,急于给他立规矩;看到孩子贪玩就怕他虚度童年,将来会一事无成。还常常把自己小时候如何懂事、现在如何勤勉来教训孩子。却忘了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况且父子两代的生长背景往往是大异小同而非大同小异;即便现时父子生活在同一时代了,但彼此的角色、阅历大不同啊!早在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就提出“应当尊重儿童时期,不要急于断定他是好是坏。你怕他虚度童年,难道快乐不算什么吗?终日跑跳不算什么吗?他一生不会再有这么忙碌的时候了”。如今,科学家教更是倡导要与孩子“共情”,共情之下的引导与教诲,孩子不会讨厌,效果自然好许多。

不要把孩子圈在真空里

王老先生教给我们衡量一个人成熟还是幼稚的标准,即“对于恶的认识和对付恶的本领”,因为人生中、社会中还有许多的不善,还有许多的恶。那么,我们做父母的,也就不应把孩子包裹在甜蜜的童话世界里,他们终究要在现实社会独立谋生。不妨让孩子经历一些委屈挫折,感受一些无奈辛酸,从中习得经验和教训,变得更聪明、更能干些。将来遭遇人世间的不善,他们不会手足无措,而会从容应战;不会悲观颓废,而能扬起善的风帆,破恶前行。

不要强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王老先生心目中有一种人最可爱,他们“相信事物多半有不止一种的解决办法,相信选择的可能性,变通的可能性……”推而广之,我们身为普通父母,能量有限,也应该清楚自己能为子女做什么,能够撑到什么程度;有些事情我们勉强做成也不尽人意,不如主动打消,另辟蹊径。比如择校,如果花尽积蓄或借债来交赞助费,万一入名校后孩子的回报不够理想,就算父母能强压怨气,孩子心里还是会有深深的负疚感。不妨就近入学,日后发现孩子哪门课业弱再请家教或上补习班,如此,不仅开销少,而且孩子的心理压力也不会太大。

上述自以为触类旁通的四点领悟,也许还很肤浅或未得要领,但是一个读者、一个母亲的心言。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