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回来的玩具汽车,没到一天就被宝宝拆成一个个零件;爸爸熬夜画出来的设计图放在书桌上,第二天早晨醒来一看,已经被宝宝涂上了红红绿绿的色块;妈咪的口红一不留神就被宝宝摁断了……每一个宝宝在成长的某一段时间内都是“破坏”高手,您是不是也曾经或者正在为此烦恼?宝宝搞破坏,听之任之?严加斥责?还是有其他更为智慧的办法?
淡如水:
儿子两岁多的时候也是个破坏高手,家里的东西稍微没看住就落入了他的手中,不是撕了就是摔了。每次看到这种画面我就火大,特别是自己心爱的东西被弄坏,更是忍不住对他大发一通脾气。后来,我读了育儿杂志里的一篇关于宝宝搞破坏的文章,才明白宝宝每一次的“破坏”背后都有一个需要父母去发现的真相。借鉴一下,宝宝搞破坏主要有以下这些原因:
1.好奇心。宝宝天生好奇,对很多事物都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总想通过看一看、拆一拆、摔一摔等方式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2.无心破坏。2~5岁的宝宝,动作能力进一步发展,喜欢跑跑跳跳、爬高上低,但是手眼的配合还不够协调。于是,在四处碰触探索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手眼配合不够协调而造成“搞破坏”的结果,比如:不小心把水杯打翻,把花瓶打破。其实,他真的不是故意的。
3.盲目模仿。宝宝生来喜欢模仿,他总喜欢模仿父母,像父母那样做很多事,也乐于为大人提供帮助。但是,由于能力有限,在模仿或帮忙的过程中往往适得其反,变成了破坏行为。比如,看到妈妈趴地上擦地,宝宝抓起自己的小毛巾也在地上擦了起来……
4.控制不好力度。宝宝对力量的使用也有一个尝试的过程,他还不了解应该用多大的力气去完成某件事,有时就会出现因为力气太大而弄坏了东西。
5.宣泄不满。有时宝宝会用破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或抗议,可能是因为挨批了、爸妈对他太严厉了、爸妈没有陪伴宝宝、在幼儿园被欺负了、跟伙伴闹别扭了,等等。所以,在保证宝宝吃饱穿暖的同时,还要时刻关心宝宝的内心需求。
6.满足个人需求。有的宝宝因提出的要求被大人拒绝,便用搞破坏来迫使大人“就范”。比如:故意弄坏玩具,让父母买新的。
还有的时候,宝宝搞破坏可能单纯只是觉得好玩、有趣,比如:撕图画书、在墙上画画……知道了这些原因,当宝宝再出现破坏行为时,父母也不会冲动地盲目来火了。冷静下来,根据原因寻找解决方法。
扬扬宝贝:
很多时候,宝宝搞破坏都是因为他们太好奇了,所以爸爸妈妈要给宝宝足够的宽容、理解和引导,不要一看到宝宝弄坏了东西就暴跳如雷、严厉批评,也不要警告、威胁说“再拆以后就不给你买了”等等,这样的举措会扼杀宝宝可贵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如果宝宝是因为好奇而破坏了玩具或其他物品,爸爸妈妈应该蹲下来参与到宝宝的活动中,引导并帮助他一起寻找结果,再一起想办法把物品恢复原样。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引导宝宝去猜去想去思考。比如:早晨闹表响了,闲聊式地问问宝宝“闹表为什么会响”?在公园里,看到迎风飘扬的气球,问问宝宝“为什么气球能飞那么高”?激发宝宝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并带领宝宝寻找答案。
小熊维尼:
我周围有些父母看到有早教专家说宝宝搞破坏是因为他有好奇心,于是,对宝宝的破坏行为听之任之,就怕多说一句会损伤宝宝的好奇心,甚至很多父母会说:“不就一个玩具嘛,弄坏也没啥大不了。”我觉得这种做法是对宝宝搞破坏的另一种误解了。
虽然宝宝弄坏了东西我们不必大动肝火,但是该让他们明白有些东西弄坏了就没法恢复了、我们要学会珍惜物品以及正确使用物品的方法……这些都是宝宝在成长中应该慢慢学习的。
如果宝宝因为不小心而弄坏了东西,我们应该耐心些,让他懂得如何保护物品,并明白什么是危险(如:打翻热水会烫伤自己,弄碎玻璃杯可能会伤了手脚);如果宝宝因为模仿而弄坏了东西,我们在肯定宝宝心意的同时,应教给宝宝正确的使用方法;如果宝宝故意破坏,并把破坏当成威胁父母的手段,这时我们就要坚持原则和立场,不必打骂,但是也不要妥协,更不能简单满足他,为防止这类行为发生,以后要注意合理满足宝宝的合理需要,对不合理的需求一定要态度坚定。
策策:
3岁的儿子很活泼,在家里一刻也闲不下来,经常毛手毛脚,不是弄脏了沙发就是打翻了杯子。给他买了画布,可是他记不住,想在哪儿画就在哪儿画,家里的墙壁上、沙发上、餐桌上都成了画布。跟他说了多少次他也记不住,就算他当时答应得很好,转身就忘。
讲道理、发脾气都试过,可效果都不明显。后来,跟儿子幼儿园的老师聊到此事,她给我出了一招:让儿子自己收拾残局。比如:在墙上画画了,自己用抹布擦干净;杯子打翻了,自己负责擦干桌子。在宝宝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为闯下的祸买单。这样做,既培养了宝宝的责任心,又保护了他的自尊心,从效果来说,也比批评责备来得更好,毕竟宝宝不是故意的。
欣雨:
女儿刚上幼儿园的那段时间,可能因为不适应吧,回家后心情不佳,有时喜欢拿东西撒气,乱扔玩具,还揪坏了一个布娃娃。
我知道她是内心烦闷,也没去责备她,而是在精神上更关心她,每天都跟她聊天,知道她的烦恼后,再想办法安慰她,帮她分析、排解。我跟女儿说:“有了不开心的事可以跟爸爸妈妈说,不要放在心里或者拿玩具撒气,妈妈很喜欢跟宝宝分享心里的感受哦!”让她逐步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宣泄内心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