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特殊血象改变
发病之初查血象,可出现白细胞总数偏高,容易误认作细菌感染,但两三天后疱疹“亮相”,血象又会降低。
总之,凡是秋季突发高烧的孩子,父母不要将思维锁定在感冒上,务必要看看患儿的口腔里是否有疱疹,谨防“秋天的感冒”漏网。
区别判断3疾病
口腔里出现疱疹,不一定就是疱疹性咽峡炎,其他疾病也可有此征象,为了能够对症治疗,宝爸宝妈必须加以识别,以免犯“指鹿为马”的错误。
1.疱疹性口腔炎
最容易混淆的是疱疹性口腔炎,两者的病原体都是病毒,表现都有疱疹,而且疱疹都局限于口腔里。
但口腔炎的幕后凶犯是单纯疱疹病毒,疱疹多分布在口唇内、舌尖和舌体咽腭部,而咽峡炎的病原体是科萨奇病毒,疱疹主要发生在咽部和软腭,一般不累及齿龈和颊黏膜。
另外,疱疹性口腔炎高发于冬季,其疱疹与溃疡更大、持续更久,与疱疹性咽峡炎的差别还是挺明显的。
2.手足口病
病原体与疱疹性咽峡炎相同,都是柯萨奇病毒作祟,但病毒型别不一样,所以临床特征仍有一定差异。
如手足口病体温不如咽峡炎高,一般在39℃以下;疹子不只限于口腔里,常在手、足、臀等部位“闪亮登场”(手足口病由此得名),且不痛也不痒;更重要的是合并心肌炎、脑炎等险情大大超过了疱疹性咽峡炎。
3.复发性口疮
复发性口疮与疱疹性咽峡炎存在很大的差别:复发性口疮没有发烧等全身症状;复发性口疮溃疡等黏膜损害很少发生于咽部,辨识起来容易得多。
防治六方法
与普通感冒一样,疱疹性咽峡炎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除少数严重病例可长达2周左右外,大多数患儿的病程不会超过1周,平均5天左右即可康复。治疗须抓住以下要点:
1.注意饮食调理
饮食以清淡为主,最好吃一些不太热且易消化又有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疙瘩汤、面片汤、小米粥、牛奶、果汁等,忌辛辣、甜腻或油炸食品。
2.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中西药结合
西药有病毒唑、利巴韦林、抗病毒口服液等,中药有清热解毒口服液、双黄连、清开灵、咽扁颗粒等,选用时应接受医生的指导。另外,金嗓子喉宝、西瓜霜含片等也可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3.注意退烧,防止高热惊厥
发烧期一般为3~5天,措施有:多喝凉开水,适当开空调(温度控制不要低于外界5℃),冷毛巾敷前额,温水擦浴,必要时口服美林等退烧药。
4.减轻宝宝口腔不适感
打理好患儿的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如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抹溃疡面,将冰硼散等吹于咽部等,可减轻咽痛症状。大孩子不妨吃点冰激凌,冰激凌性凉且富含水分,对止痛、退烧及预防脱水等都能收到良好效果,且乐于被患儿所接纳。
5.及时就医
严密观察病情,如患儿高烧不退持续12小时以上,或精神状态不佳老想睡觉,或出现抽搐等,须及时送到正规医院诊治,不要延误。
6.注意卫生习惯
疱疹性咽峡炎目前尚无疫苗问世,只有采取综合措施防范,如帮助孩子做好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