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是非的茜茜
场景:一个周日的下午,茜茜妈在厨房烤蛋糕,茜茜和邻居家的小女孩在客厅里玩过家家。蛋糕烤好了,茜茜妈端出来给孩子们品尝,一走进客厅就大吃一惊。原来,茜茜从妈妈的衣柜里拿出一条价格昂贵的真丝披肩,铺在地板上当过家家的道具,披肩已经被蹂躏得不成样子了。
茜茜妈心疼不已,马上放下蛋糕,制止女儿:“你怎么能这样?为什么随便拿妈妈的东西?”邻居家的小女孩吓得跑回了家,茜茜则一脸委屈,死不认错:“我又没有玩打火机,没有开电视,就是玩一块布嘛,凭什么吵我?”妈妈说:“那是真丝的,爸爸从法国给我带回来的,要300欧元呢!”茜茜哪里知道什么叫真丝,更不知道法国货和300欧元的意思,她只知道那是一块薄薄的布,铺在地上当红地毯再合适不过,于是继续犟嘴:“妈妈吓走了我的小朋友,欺负人!”随即大哭起来。茜茜妈也气鼓鼓的,心想,这孩子死不认错,怎么这么倔?
分析:有时孩子不认错,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孩子天性好奇,喜欢探索各种新事物,常常把家里的东西弄得面目全非。这时,家长生气在所难免,但孩子根本不明白对和错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又怎么能怪他呢?
对策:平时在生活中,家长应明确给孩子定好规矩,和孩子说清楚,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这样,当孩子犯错时,自然就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如果出现意外的错误,家长应该在冷静下来之后,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明确地告诉孩子犯这个错误的后果和严重性,让孩子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以后应该如何做。简单的惩罚或强迫孩子认错并不能让孩子真正明白他的错误,反而会让孩子混淆是非观。即使惩罚孩子,也要让孩子清楚地明白,他到底是因为什么受到惩罚的。
效仿父母的贝贝
场景:贝贝的爸爸妈妈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长大,都有点以自我为中心,婚后经常吵架,都不肯认错。有时,贝贝爸明明做错了,但为了面子,也要死扛到底,贝贝妈更是如此。贝贝耳濡目染,也把认错当成一件羞耻的事,犯了错没理也要搅三分。这天,贝贝在阳台上玩妈妈的手机,不小心让手机掉到了楼下,摔得七零八落。妈妈批评他,他不但不认错,还学着爸爸的样子,挺着胸脯与妈妈对抗,不是怪妈妈不给手机装保护套,就是怪手机太大不好拿,到最后,他倒成了摔坏手机的受害者。妈妈气坏了,回头怪老公:“上梁不正下梁歪!”贝贝爸则反唇相讥:“自己基因不好怪不得别人。”看爸妈又吵起来了,贝贝表面害怕,心中窃喜:摔坏手机的事,跟我无关了。以后再犯错,贝贝更加理直气壮地死不认错。
分析:一些家长总是居高临下地教训孩子,让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却从来不检讨自己的行为,一旦自己犯了错,也不会主动向孩子认错。这种家长作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给孩子一种错觉:争论时,谁的声音高,谁的力量就大,就有理。久而久之,孩子心中的是非观就紊乱了,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又怎么会认错呢?
对策: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逃不脱的基本模式,孩子的眼睛就像摄像机,记录下父母的言谈举止,然后一一模仿,所以家长以身作则非常重要。为了改掉孩子死不认错的坏毛病,爸爸妈妈要互敬互让,谁犯了错都要主动承认,另一方也要大度地原谅,不可揪住不放,这样才能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如果家长不小心踩坏了孩子的玩具,也应该放下架子,主动告诉孩子玩具是自己不小心踩坏的,真诚地请求孩子原谅。同时,家长还可以借此机会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如果能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积极弥补过错,就会获得别人的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