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3—6岁 > 儿童早教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自私心理?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自私心理?

2014-12-31 16:13:25 出处:乖乖网 作者:阿兜 儿童教育
标签: 儿童教育    家庭教育    儿童教育方法   

奶奶说:“乖宝贝,给奶奶吃一口。”浩浩“大方”地给了奶奶,还没递到嘴边,奶奶就假装咬一口说:“我家宝贝真懂事,是个好孩子。奶奶不吃,宝贝吃啊!”妈妈和浩浩都笑了。

爸爸下班了,看到儿子在吃苹果,也跟浩浩要苹果吃,谁知当爸爸真的一口咬下去后,浩浩哇哇大哭,奶奶和妈妈都责怪爸爸不应该“抢”孩子的东西吃。

奶奶和妈妈在哄哭闹的孩子,爸爸呆在一边,郁闷极了……

家庭育儿

情况分析:相信这样的场景很多家庭都上演过。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都想尽办法去迁就。有些家庭成员缺乏科学的教养方法,不能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水平考虑,喜欢“逗弄”孩子,就如上面的“吃苹果”事情,孩子通过长期的观察就会有这样的认识:反正给他们吃也没有关系,他们又不会真的吃,以至于造成了孩子的“假大方”,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下,逐渐形成了“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从而变得自私、小气,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教育对策:

孩子在家里是独一无二的,但他们不是独立的个体,他是一个“社会人”,当孩子踏入幼儿园,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班上有好几十个小朋友,在老师对每个孩子的关爱没有家庭成员那般细心、周到时,孩子的潜意识里就会发现自己的“地位”变了,有些“杀手锏”也不灵了,于是心理会产生偏差,此时家长要因势利导,帮助孩子克服自私心理,养成与他人分享的好品质。

发挥文学作品的教育优势

家长可以选择一些孩子能够理解的故事、儿歌等进行教育,例如《孔融让梨》、《李小多,分果果》,也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绘本和孩子一起共读,请孩子参与讨论,进行行为辨析,再联系自己地生活谈谈,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对孩子的要求适可而止

要纠正孩子的自私观念,那我们就必须狠下心来,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决不满足,就是合理的要求有时候也不能百分之百地满足,任凭孩子哭闹决不心软。

榜样的示范作用

3-6岁的孩子好模仿,生活中,我们成人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如:吃东西时,请长辈先吃;做家务活时,大家一起做,让孩子知道自己在享受的同时,也要付出自己的劳动。这样,孩子才会养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的习惯,而不会事事只想到自己。

学会和别人分享物品

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尤为重要,家长可以主动邀请邻居的孩子到家里来做客,鼓励宝宝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玩,让孩子从小养成“好东西要和朋友分享”的习惯。

初步学习赠送

要让孩子迈出这一步还真不容易,因为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家里的好东西都是他的。家长不妨做一个小尝试,家庭成员过生日了,建议孩子赠送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给他,当然这个物品可以是孩子自己的玩具,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个小手工,这样更有意义,受赠方要郑重其事地接过礼物,通过拥抱、抚摸等方式真心地表示感谢。让孩子感受到赠送的快乐,那接下来可以慢慢地由家庭成员向身边的亲朋好友扩散,渐渐的,孩子将成为一个心中有爱的人。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