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百科 > 3-6岁百科 > 3-6岁宝宝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怎么治疗

中耳炎怎么治疗

如果儿童患有中耳炎,作为家长最关心的是中耳炎怎么治疗。中耳炎的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用药治疗、饮食治疗等。当不清楚中耳炎怎么办时,要注意听从医生的建议,选择中耳炎最佳治疗方法。
中耳炎手术治疗

中耳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中耳部的咽鼓管受到细菌感染诱发,感冒是中耳炎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儿童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影响到儿童的正常听力,如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严重的情况会导致儿童耳聋。中耳炎治疗可以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包括传统手术以及微创手术。

传统的中耳炎手术主要是采用物理刺激的方式,包括药物烧灼法、电凝固法、冷冻、激光、微波及射频治疗法,手术创伤性大,出血多,病人痛苦。尤其对于儿童来说,痛苦性加大,故临床上很少使用。

目前,在医院常用微创手术进行中耳炎治疗,微创手术中,中耳炎最佳治疗方法是采用鼓室成形术。鼓室成型手术主要是通过切除中耳及周围骨质中病变组织藏匿的所有腔隙,最大程度减少了病灶的残留,并全面恢复听骨链的连续性。这是一种能够有效清除病灶并修复鼓膜及重建听骨链,从而提高听力的中耳炎手术方式,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尤为突出。

中耳炎的药物治疗

最佳治疗中耳炎的方式是什么,这要根据儿童所患中耳炎的不同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首先要预防感冒诱发的中耳炎,保持鼻腔通畅,防止污水入耳,减少继发感染的可能性。中耳炎的治疗方式具体有:

1、卡他性中耳炎:初期可试用药物治疗:1%麻黄素滴鼻,适当给予抗组胺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中除全身应用抗菌和抗病毒药物外,鼻腔局部滴药显得尤为重要,常用的滴鼻剂为1%麻黄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滴鼻剂。如果没有见效,应做鼓膜穿刺术,抽出积液;病情较重,可同时注入透明质酸酶或醋酸可的松。病情反复,可采取鼓膜切开或粗针穿刺、放入引流小管,留着可暂不取出,长期观察,经常插管自行脱出,穿孔自愈。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要全身治疗,止痛镇静,足量抗生素。鼓膜彭隆时,切开引流。如已穿孔,穿孔过小时,应扩大切口以利引流。采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随时清除耳道积脓,可用过氧化氢洗净,选用含抗生素的滴耳剂或滴眼剂滴耳等。

滴耳法:患儿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4滴。然后用手指轻按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数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注意滴耳药液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儿童进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更应重视鼓室内脓液的及时排出,以防引起听骨链的损害。所以,对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和鼓膜切开,通畅引流,而且后者对中耳炎的治疗更为重要。密切观察病情,如持续流脓,应注意乳头炎合并症。如有脑膜刺激症状,应除外颅内外合并症,一旦发现,应手术治疗。

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1)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粉剂如碘硼酸粉、氯霉素硼酸粉等。待干耳3个月以上未复发,可考虑鼓室成形术,修补鼓膜,改善听力。

局部用药注意事项:

①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

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分泌物细菌培养,选用对细菌敏感药物滴耳。如脓液减少,只有少量黏液,可采用4%硼酸酒精、1%氯霉素甘油。

(2)坏死型先以药物治疗,引流通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如果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灶、肉芽及坏死组织,预防并发症发生。

(3)胆脂瘤型较小上鼓室胆脂瘤,可先行保守治疗,如95%酒精经上鼓室穿孔反复穿刺冲洗,保持干燥。乳突大胆脂瘤应先行乳突根治术,以彻底清除病变为主,长期观察。

4、在采用以上方式对中耳炎进行治疗时,也可以配合中药或者中成药等配合治疗:中成药可选用中耳炎散、龙胆泻肝丸、当归龙荟丸、通窃耳聋丸、知柏地黄丸、耳聋左慈丸、归脾丸、参苓白术丸等治疗。如果采用中药的治疗,可以服用一些野菊花、金银花、丹皮、连翘等中药汤剂,具体的用方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进行。

中耳炎的饮食治疗

患有中耳炎,在饮食治疗上也需要多加注意。家长们也需要清楚给患有中耳炎的儿童食用一些清淡健康的食物,一旦患上中耳炎,还可多食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篷蒿、黄瓜、苦瓜等。但是也要注意中耳炎不能吃的食物,例如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会影响到儿童的康复,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中耳炎复发。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