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的日子到了,此时外出踏青是非常好的选择。春游让宝宝受益多多,带着宝宝出门踏青,对于宝宝身体和心理的发育都是非常有益的。带孩子出游踏青必须知.带着孩子踏青的同时,也要让他参与到其中,而不仅仅是让他跟着跑一趟就行。
春暖花开的日子到了,此时外出踏青是非常好的选择。春游让宝宝受益多多,带着宝宝出门踏青,对于宝宝身体和心理的发育都是非常有益的。带孩子出游踏青必须知.带着孩子踏青的同时,也要让他参与到其中,而不仅仅是让他跟着跑一趟就行。
1、花粉过敏
花粉过敏是有季节性的。北方地区有两个花粉期,一个是春季3~5月份,另一个是夏秋6~9月份。春季的花粉主要以树木为主,致敏性较弱;夏秋季的花粉主要是以草木类为主。所以,一般夏秋季的花粉过敏患者比春季要多,而且症状也较前者重。
花粉喜欢的天气:气温高、空气干燥、风速大气候的变化对花粉过敏的发病影响明显。春暖花开时节,气温高、空气干燥、风速大,花粉的扩散量就大。由此看来,花粉的传播程度跟湿度、温度和风速有很大关系,所以,在春天花粉扩散的高峰期,特别是在大风天或天气晴好的日子,尽量少带对花粉过敏的孩子外出,到公园等地要避开花朵茂盛的景点。
原因:过敏源(花粉)遇到过敏体质的人,就会产生花粉过敏。
症状:
花粉过敏症的主要症状为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鼻、眼及外耳道奇痒,严重者还会诱发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多发在夏秋季)。花粉之所以会引起人体过敏,是由于花粉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中某些蛋白质成分是产生过敏的主要致敏原。
皮肤接触花粉过敏的症状是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细小鳞屑,有瘙痒感或灼热感,多为在野外皮肤接触花粉后受阳光照射引起。
预防措施:
尽量少吃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少食用精加工食物。
过敏体质以及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的患者,应尽量少到鲜花盛开的地方,更不要随便去闻花草。
空气质量不好的时候最好不要出门,若要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墨镜等,以减少接触花粉的机会。
尽量避免野外活动,如果要到户外锻炼,最好选择早晨或者雨后空气比较好的时候。有研究表明,在郊区,下午五六点钟空气中花粉比较活跃,因此,这个时段最好不要在郊外游玩。
同时,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如苯海拉明、息斯敏等,若遇皮肤发痒、全身发热、咳嗽、气急时,应迅速离开此地,如症状较轻,可自行口服息斯敏或扑尔敏。一旦出现哮喘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2、急性肠胃炎
原因:吃了不洁食物和生冷等刺激性的食物,加上旅途劳累,引发胃肠炎。
症状:肚子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
解决措施:
1、应保证充分休息,以消除白天的疲劳。
2、让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注意饮食卫生,养成饮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少吃难消化的地方特色食品,饮食尽量规律并有节制,在外就餐别点太油腻的菜,可以喝清淡的汤品;吃海鲜时,避免与一些寒凉的食物搭配,比如空心菜,黄瓜等蔬菜,且餐后1小时内不要吃冷饮、西瓜等食物。
3、根据环境变化常给孩子更换衣服。
4、餐后不要马上做运动,如外出跑步、游泳等。
5、如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可喂些含盐食物或米粥,补充液体流失;症状较轻时可服些肠道消炎药,如症状严重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6、如果孩子腹胀难受,可以用热毛巾热敷孩子的腹部,若仍无好转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TIPS
搭乘飞机时,可能会产生耳鸣,吃东西或嚼口香糖或吞口水可消除耳鸣。
3、呼吸道传染病:麻疹、风疹、水痘等
原因: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而春季传染病比较多,所以一些经呼吸道传染的病,很容易通过空气传播。
症状:麻疹、风疹、水痘。
解决措施:
早春季节,昼夜温差较大,是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及时接种麻疹疫苗、麻腮疫苗或麻腮风疫苗,可减少传染麻疹的机会。
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传染性极强且传播迅速,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也可通过受污染的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每年的3-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我国发病年龄以6个月至5岁儿童最高。而麻疹疫苗的接种对象为8月龄婴儿和1.5-2岁儿童。
建议麻疹患者的居室每天都要通风换气,每次30分钟;接触患者后,必须在日光下或流动空气中停留30分钟以上,才能接触其他易感者;患者衣被及用品要在阳光下晒两个小时,或定期消毒。
4、手足口病
原因:春季是发生手足病高发季节,95%的发病对象是5岁以下小孩。
症状:最明显的症状是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
解决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的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一杯。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性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5、感冒发烧等呼吸道病
原因:春季气温变化大,幼儿喜欢奔跑跳跃易出汗,及时增减衣物就会感冒。春季各种病菌活跃,去人口稠密地方就容易感染到病原体。
症状: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和咽痛等,如咳嗽较重,可能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
解决措施:
带上宝宝换身衣服,及时增减,多饮水。
6、扭伤、擦伤、骨折等意外伤害
原因:出游时,孩子常常因为过于兴奋或放松而出现意外,如跌倒、扭伤等。家长也会有麻痹大意的时候。
解决措施:
随时留意孩子的动向,避免孩子跌倒,肌肉拉、扭伤,软组织钝挫伤,溺水、烧烫伤、误服药物或接触毒物等
1.有利于体能锻炼
外出旅游可以让宝宝更接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的空气。此外,让宝宝跑跑跳跳可以提高他的肺活量,这是一种非常积极并且有效的锻炼方法。有的家长可能怕宝宝累着,于是会有一些代步工具或者干脆抱着,其实这样做反倒减少了宝宝锻炼的机会。一般2-3岁的宝宝,他们完全可以自己走路,而且宝宝累了也会自己要求抱抱,或者是睡上一觉,很快就又可以恢复精神了。
2.加深对生活的理解
现在很多父母非常重视早期的教育,在宝宝不足两岁的时候就开始认字、背英语唐诗等等。但是这种关在家里的教育方法,只会教会宝宝背诵,不知道自己背的东西是什么意思;虽然认识花、草、树这些字,但是不知道是什么样子。而带宝宝踏青,可以指着景物并且做讲解,这能让宝宝更深入的理解事物,知道这就是草,而树原来是那个样子的。
3.扩大自身知识面
知识不仅仅是从书本上习得,更多是从自然、生活中获得。出游可以让宝宝感知自然环境,接触其它陌生人,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就比如经常带孩子旅游,他们会知道公交车错过了可以等下一辆,但是火车错过了车票就作废了;或者是知道铜钱是古代的货币。可能这些知识未必能提高学习成绩,但是这能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以及迁移能力。
4.提高宝宝的自理能力
可以让宝宝自己做些出游准备工作,这样不仅能让宝宝对于踏青更感兴趣,还可以培养宝宝整理东西的好习惯。而如果多几次出游,宝宝就知道外出要准备什么。不要小看这种能力,这会让家长在将来轻松很多,最直观的就是未来入学之后,宝宝会整理自己的书包,不会有丢三落四的情况。
1、出游前应留意天气变化
带孩子去春游,更要选择良好的天气。丽日晴天,或阴雨绵绵,不同的天气会影响到孩子的心情和兴致,也会影响到春游目的的实现。春季旅游穿着以轻便暖和为宜,熏随身要带保暖外套和一把折叠伞或雨衣。在旅行前,熏应先了解目的地的气候和天气,然后根据气候变化做好准备。
2、春游地点可和孩子商量决定
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就没有自己的意愿,如果这次出行没有很强的目的性,为什么不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下你们的目的的呢?湖边、海边、动物园、植物园、儿童乐园……放心,孩子永远比你想象的要聪明。
家长可以问孩子,问他最想去的地方是哪?想看到什么样的东西,想玩些什么,征求孩子的意见后,最后确定一个家长和孩子都满意的地点(建议选择春季景象特征比较明显的地方),当孩子认为你们要去的地方是他自己定下来的,那么他对此次出行一定更加向往,而且整个途中也会因此表现得更像个大人,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出游前,父母能够先列出一张计划表,做好准备工作,那么基本能够确保整个春游计划愉快安全地完成。
3、收拾宝宝出游前的行李箱
必备衣物:一定是热了能脱,冷了能够穿在一起,大方而又有时尚感的休闲服。尽量不要带毛衣。毛衣天气热了易捂,天气凉了易透风,还容易引起孩子皮肤不适。带平时穿惯的衣服,这样环境变了也不容易造成小孩皮肤过敏。
必带食物:宝宝总是很挑食的,在家就难侍侯,外出旅游就更挑剔。出行时给宝宝带上在家里经常吃而且营养丰富的食品:奶粉、饼干、水果等。准备一些小孩经常喝的纯果汁,也可以把水果、蔬菜洗干净后,切成小条、小片放在餐盒中,用牙签给小孩扎着吃……>>宝宝出游必带食物
必带玩具:多带几件宝宝喜爱的玩具,在宝宝哭闹或因长时间坐车而感到不耐烦时,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它们能让宝宝感觉安全和放心,缓减身处陌生环境的焦虑。
必带药物:抗过敏药、晕车药(一岁以下宝宝禁服)、止泻药、感冒药(成人和儿童用的都要备上)、止痛药、跌打油、邦迪、消毒棉球、面纸、鼻舒、人丹、风油精等
伤害一:晕车:节假日父母带孩子出游本是件很开心的事,但有些孩子上车不久就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这就是晕车。(宝宝乘车应注意什么?)
预防措施:
1、尽量带孩子坐在车厢、机舱的前部中央,可因受震荡较少而减轻发病症状。
2、饮食不宜过饱,束紧腰带,减少腹中脏器的震动,亦有助于减轻症状。
3、将鲜姜片随时放在鼻孔下面闻。也可将姜片贴在肚脐上,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最好。
4、乘车前1小时左右,将新鲜橘皮对准两鼻孔挤压,吸入喷射出的带芳香味的油雾。
5、将风油精搽于太阳穴,也可滴两滴风油精于肚脐眼处,并用伤湿止痛膏覆盖。
6、乘车前给孩子喝一杯加醋的温开水。
7、乘车前取伤湿止痛膏贴于肚脐眼处。
伤害二:晒伤:宝宝皮肤娇嫩易晒伤,晒伤后皮肤出现红斑、丘疹、风团、水疱,还可以发生脱屑、色素沉着斑,严重可发生皮肤感染等。
预防措施:最好方法就是避免直接日光照射,外出游玩时要戴好遮阳帽或遮阳伞,皮肤敏感的孩子要穿透气性好的长袖衣、裤,要选择适合儿童的防晒霜,应注意避免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光照强烈时外出。
伤害三:三毒(花毒、峰毒和病毒):我们出门赏花时,蜜蜂也在忙在采花蜜,如果不小心被蜜蜂蜇了,会引起局部红肿和剧痛。
预防措施:
1、踏青赏花“动眼不动手”,注意不要让孩子将花草放入口中嚼食。
2、踏青时不抹香水、发胶和其他芳香的化妆品,以免招惹蜂;携带的甜食和含糖饮料要密封好;若不小心触动了蜂巢遭受蜂蜇,应立即拔出毒刺,然后用清水冲洗伤口并立即上医院治疗。
3、踏青时让孩子穿上长袖衣裤;不在山林或草丛中躺卧。
伤害四:走失:带着宝宝一起上路,感受快乐的旅程,父母们也应该多花心思做好安全工作。为了避免宝宝可能身处险境,在旅行之前,旅行地的选择应考虑是否适合宝宝的年龄,治安好不好。相对来说,全家游比较常见的安全问题是走失,尤其在人多的地方,误认了妈妈,找错了爸爸,都是宝宝比较容易范的错误,因此需要格外注意。(宝宝走失后的紧急措施有哪些?)
伤害五:疲劳:孩子走累时,应让其适当休息,吃点东西,适当补充一点能量及水分。不要让孩子太疲劳,行程要尽量轻松。太劳累会导致孩子呕吐,甚至生病。
消化不良
当宝宝出现不爱吃东西、呕吐、嘴里有异味有“生食”味,或打“生食饱嗝”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时,除了给宝宝吃助消化的药以外,家长还应当控制好宝宝的进食。宝宝不想吃东西的时候,不要主动给宝宝吃;宝宝闹着要吃东西的时候,也要减少食物的量;给宝宝吃东西的时候,只要给容易消化的食物,切勿给宝宝食用肉蛋类不易消化的食物。
腹泻
如果宝宝大便中水分比较多,需要给宝宝喝口服补液盐;如果宝宝拉稀了,马上给宝宝喂一袋思密达;宝宝不再拉时,不必继续服药;如果又拉了,就再给宝宝服用。但家长必要要注意,并不是宝宝每次拉稀都要服用药物,一般情况下24小时之内服药不能超过3次。
发烧
春季气温多变,宝宝很容易遭到感冒的侵袭,当家做一旦意识到宝宝发烧时,要及时给宝宝测量体温,如果体温过高,需要尽快把体温降下来,不然宝宝可能会出现惊厥的危险。如果宝宝体温在38℃以下,可以给宝宝吃半量退热药,并给宝宝多喝水;如果体温没有下降,或超过了38℃,再喂余下的那半量。半小时后再测体温,如果仍继续升高,应该带宝宝去医院。
皮肤擦伤
宝宝都好动,稍有不注意就可能会出现擦伤皮肤的情况。很多家长对于宝宝的擦伤不予理会,若不加以护理,很容易导致伤口感染。当宝宝出现皮肤擦伤的情况是,家长可以先用清水把沾在伤口上的尘土冲干净,再用双氧水消毒,直接把双氧水倒在伤口上就可以,用消毒棉签把伤口上的血迹擦干,涂上红药水就可以了。
1、皮肤干燥
近期,气候略显干燥,婴幼儿的皮脂腺分泌与代谢不旺盛,使娇嫩的皮肤瘙痒难忍。
护理方法:家长给宝宝洗澡时,用温水沐浴,少用沐浴产品。在洗澡、洗脸后,可涂抹成分天然、无特殊添加物的婴儿润肤霜。宝宝的衣服要柔软,洗衣服也要用婴儿专用洗涤剂。家长要给宝宝多喝水,多吃含水分多的水果,如梨、柑桔、柚子等,可保持皮肤湿润。
2、婴儿湿疹
这是婴幼儿皮肤过敏性疾病。春季空气中散发的花粉、尘螨、粉尘;某些致敏食物如鱼、虾、蟹、花生等;化纤衣物,都是触发湿疹的重要因素。患儿皮疹的部位以面部为主,瘙痒难忍,以致烦躁不安、大哭大闹、难以入眠。
护理方法:在湿疹部位忌用热水清洗,也不要用香皂及刺激性强的外用药。小儿穿的衣服、盖的被子及尿布要柔软,不要用化纤衣料,以棉制品为好。食品要适当限制,特别注意鱼、虾、蟹、牛奶、毛笋、香菇等可能引起湿疹加重。避免吸入灰尘及花粉。在湿疹期间避免感冒,暂不接种各类疫苗,以免加重病情。
3、口角炎
近来天气干燥,如果婴幼儿摄入维生素不足容易发生口角及周围皮肤干裂,引起不适。宝宝会用舌舔口唇及周围皮肤,皮肤受到反复的唾液浸渍,容易引起唇周皮肤炎症。
护理方法:由于炎症的刺激,宝宝不时用舌舔患处,甚至用手去揭结痂,家长要及时纠正宝宝舔舌及吮手指等不良习惯。当口唇干裂时,家长给宝宝涂50%的甘油或婴儿护唇膏。平时要多吃些蔬菜、水果,及时补充水分,适当服用复合维生素B。
4、单纯性糠疹
一到春季,婴幼儿的面部、眼周围常会出现一些片状红斑,上面有细末状的鳞屑,称为单纯性糠疹。这是由于春季多风、干燥及日晒时间长和维生素缺乏等所致。
护理方法:避免吹风,日晒时间不要过长。涂抹50%的甘油。平时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胡萝卜等。
5、头皮脂溢性皮炎
春季婴幼儿易发脂溢性皮炎,最初在头皮出现淡红色的红斑,逐渐产生皮屑并结痂,使头部覆盖一层黄色油腻性鳞屑,痂下可发生炎症,宝宝感到十分不适,奇痒,严重的在眉间、额及面颊部也有皮疹。
护理方法: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蛋白质食品,少吃糖类食品,多喝水、补充核黄素(维生素B2)。可用甘油或煮沸消毒的植物油涂于痂皮上,一日3次,待痂皮变软后用小梳子慢慢地、轻轻地梳一梳,将厚痂梳下,用中性婴儿皂和温水洗净,涂上硫磺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