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百科 > 1-3岁百科 > 1-3岁宝宝生长发育 > 1-3岁早教 > 幼儿学礼仪 > 幼儿礼仪学习的途径

幼儿礼仪学习的途径

2015-04-20 10:43:15 出处:乖乖网 作者:杨珂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过“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从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开始,从老师用人格的魅力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开始。以下我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     

 一、 重视营造良好的礼仪学习环境氛围。      环境因素对于幼儿成长、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潜力,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的活动空间、人际关系、周围儿童的行为、班级群体心理气氛,教师态度和行为都会对其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施幼儿礼仪教育时我充分挖掘和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营造良好礼仪教育的物质环境与心理氛围。例如:我班利用墙面进行文明礼仪的环境布置,并定期增加礼仪环境的内容。设计“我是礼仪小宝宝”的评比表,提高孩子学习礼仪以及长期坚持文明行为的兴趣。     

二、礼仪教育列入幼儿教育课程之中。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之中,旨在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幼儿存在的不足,有目的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礼仪学习活动,例如:找找身边的一米线;外出时注意什么等等。确保了礼仪教育的实施,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      

三、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幼儿礼仪社会实践活动。      

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礼仪行为习惯虽然也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但这种迁移的力度比较弱。幼儿的发展来源于实践活动,幼儿的思想品德、礼仪习惯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我们为幼儿创设条件与机会,提供时间与空间,组织实践与交往,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进行礼仪实践锻炼。如“东方绿舟”亲子活动,在活动前,我们就结合孩子的不足之处,开展了一系列的礼仪学习活动(如:如何与人打招呼;路上会发生的事;活动时的规则等)让孩子具有一定的公共场合礼仪意识。为了提高幼儿礼仪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我考虑到通过提高家长自身礼仪素养来感染幼儿。在活动前我们反思以前的亲子活动家长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如:个别家长有抢座位的现象;个别家长不遵守游戏规则;当幼儿出现不文明现象时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行为的不妥,没有纠正幼儿的不好行为的现象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制定了亲子活动的注意事项发给每位家长,并在外出前,与家长进行了文明礼仪的简单宣传,鼓励家长为幼儿树立榜样,同时及时提醒自己的孩子。在活动中,首先在坐座位这一环节上,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对号入座”的环节,孩子自己拿号码,并带着自己的父母找到相应的座位上,在这一环节中,不仅发挥了孩子的主体性,而且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交往能力得到发展,同时,有文明的行为。

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们也充分考虑到一些体弱的孩子,我们与孩子相处也两年多了,也知道哪些孩子要晕车,针对这样的孩子要给与照顾,让他们坐在前面,也激发幼儿关心同伴    的情感。在活动中,我们和孩子、家长一起做游戏。在游戏中家长与孩子能共同遵守游戏规则,而且家长也能观察孩子的活动状况,适当的让一下孩子。如:在贴人游戏中,有的家长看见孩子的运动量大了,有些跑不动了,不管是自己的孩子还是他人的孩子,都能让孩子,让孩子取胜。这一点与以前相比有所进步。在观察家长与孩子进餐的过程以及乘车的环节中,发现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无人乱扔垃圾。

当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时,家长主动提醒孩子的意识在加强,如:陈鑫怡小朋友随手将一个空瓶扔在地上,她的妈妈看见了及时提醒自己的孩子,并让她自己改正。我们还充分利用周边资源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行为实践。又如“小鬼当家”活动中通过组织幼儿上超市购物,为幼儿提供独立购物的机会,在购物中引导幼儿碰到困难有礼貌地询问,能与营业员交往,同时引导幼儿心中有他人,购得食物与成人一起分享。为了让幼儿了解如何合理的与不同年龄的人打招呼,我们结合重阳节组织幼儿上敬老院为爷爷、奶奶庆祝节日,在活动中,了解打招呼的不同方式。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与人交往,我们进行“淮海路上宣传文明礼仪”的活动,通过“送贺卡及宣传文明礼仪”不仅使孩子们得到了一次文明礼仪实践与锻炼的舞台,让孩子在生活中灵活的应用文明礼仪的同时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通过组织一系列社会礼仪实践活动,使孩子们的行为实践、情感体验、礼仪行为不断的得以巩固。     四、家园结合      家园教育的同步一致性是消除幼儿两面性行为的有效途径,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需要家长的配合,首先家长必须自身有较好的文明礼仪,但我班的家长大部分来自外地,由于所处地域的差异以及受自身文化知识的限制,家长表现出来的文明礼仪也比较薄弱。为了提高幼儿利仪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针对我班家长的特点,我班探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家教指导活动,来提高家长自身利益素养和家教能力,学习一些家庭礼仪教育的方法。     

1.召开家长会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了解科学育儿的知识。      

2.每月进行一次家长礼仪讲座,从礼仪的环境创设、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好习惯等方面让家长有针对性地了解,在了解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素养。     

3.运用现代化设施,实地跟踪拍摄典型事例,向全体家长宣传,让家长反思,形成正确的礼仪教育观。      

4.利用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栏、age06网站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班级中所进行的礼仪活动以及自己孩子的文明行为情况。      

最后,给家长一些具体的要求,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去,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是多方法多渠道的,只要我们针对幼儿的心理,让他们乐中有学,玩中有学,在多种有趣的活动中挖掘素材,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使他们在学习中受启发,明道理,在实践中见行动,就能使他们学会以礼待人,文明礼貌。礼仪教育需要在长期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的积累而逐步形成的。经过一学期的礼仪熏陶和培养,我发现我班的孩子在道德行为、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变和进步。礼仪教育使家长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随着多种形式的礼仪活动的开展,很多家长也接纳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要孩子全面发展,首先教会孩子学做人,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孩子终生受益”。礼仪教育也改变了家长的行为,提高了家长的自身素质。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