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肝解毒
牡蛎的肝糖元存在与储藏能量的肝脏与肌肉中,与细胞的分裂、再生、红血球的活性化都有着很深的关系,可以提高肝功能,恢复疲劳,增强体力。在牡蛎中所含有的牛磺酸可以促进胆汁分泌,排除堆积在肝脏中的中性脂肪,提高肝脏的解毒作用。
2、提高性功能
牡蛎体内含有大量制造精子所不可缺少的精氨酸、与微量元素亚铅。精氨酸是制造精子的主要成分,亚铅促进荷尔蒙的分泌。特别要注意的是,男子每次射精都会失去1~2mg的亚铅,如果亚铅不足,精子数量就会减少,性功能也会随之下降。另外,硒也是制造精子所不可缺的微量元素。虽然勃起与射精的中枢神经在脊椎上面,可是脊椎的运作与维他命12却有着很深的关系。因此食用牡蛎可以提高性功能。性功能下降、阳痿、前列腺肿大、性器官发育不全等男性疾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亚铅不足而引起的。
3、淤血净化
十分粘稠,难于流动的血液在中医中被称为淤血,是万病的根源。肝功能低下会引起淤血、血中胆固醇高的话,牛磺酸可以促进分解肝脏中的胆固醇,随后排泄就会增加,而血中胆固醇的含量就会降低。从以上所说就可以看出,牡蛎的牛磺酸对于因淤血而产生的动脉硬化,和随之引发的狭心症、心肌梗塞、脑梗塞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4、恢复疲劳
身体里疲劳物质(乳酸)积累后,就会感到疲劳。能量源的葡萄糖在燃烧后会产生乳酸,而引起肩膀疼、肌肉疼、头疼等症状。血液流动的所有器官都会产生乳酸,而所有的乳酸都是通过肝脏来处理,因此肝脏是否健康对于人体是相当重要的。在牡蛎中含有的氨基酸可以提高肝脏的机能、抑制乳酸的积蓄,帮助加快疲劳的恢复与体力的增进。另外,牡蛎中的牛磺酸与肝糖元不仅可以帮助肉体上疲劳的恢复同时对精神上疲劳的恢复也是十分有效的,内因性抑郁症的改善与视力恢复的作用也已经得到了认可。
5、滋容养颜
古代中医书上记载『牡蛎可以增进女人的气血,滋容养颜』。牡蛎因为含有铁与铜,对于女性特有的铁缺乏性贫血的治疗是最相当有效的。
牡蛎含有大量、大多数人体内都缺乏的亚铅。因此食用牡蛎可以防止皮肤干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分解皮下黑色素,产生白里透红的娇嫩皮肤。因为可以促进激素的形成与分泌,因此对生理不调、不妊症、更年期障碍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6、提高免疫
牡蛎被称作‘海里的牛奶’,富含十分优良的蛋白质,肝糖元、维生素与矿物质、含有十八种以上的氨基酸,在这些氨基酸中富含可以合成抗酸化物质的谷胱甘肽的氨基酸(谷氨基酸、糖胶)。食用牡蛎后,在人体内合成谷胱甘肽,除去体内的活性酸素,提高免疫力,抑制衰老。同时,亚铅不仅可以抑制细胞的老化,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
7、促进新陈代谢
手脚时常感到冻冷,特别是冬天,即使进了被窝里,手脚也很难暖和起来,这时就连睡觉也睡不好。牡蛎中含有的氨基酸,亚铅等矿物质和维生素,会使血液的循环得到改善,女性的大敌,冷血症与低血压也会得到改善。
含80%~95%的碳酸钙、磷酸钙及硫酸钙,并含镁、铝、硅及氧化铁等.牡蛎煅烧后碳酸盐分解,产生氧化钙等.牡蛎原动物含糖原(Glycogen), 牛磺酸(Taurine),10种必需的氨基酸,谷胱甘肽(Glutathione),维生素A、B1.B2.D, 无机质如铜、锌、锰、钡、磷及钙等,其中所含的亮氨酸、精氨酸、瓜氨酸含量最丰富,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含量最为高的海洋物种之一。
1.收敛固涩宜煅用,余均生用。
2. 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头晕胀痛,目眩耳鸣,烦热面赤,或渐觉肢体不利者,可与代赭石、生龟甲、白芍、怀牛膝等配伍,以平肝滋阴。
3.阴虚火旺者,可与玄参、麦冬、黄连等同用。
4.肝肾阴亏,肝火灼津为痰,痰火凝聚而成瘰疬瘿瘤者,可与玄参、贝母相合。
5. 自汗、盗汗者,可与黄芪、麻黄根、浮小麦配伍。
1.张元素: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则渴饮不思,故蛤蛎之类能止渴也。
2.《汤液本草》:牡蛎,入足少阴,咸为软坚之剂,以柴胡引之,故能去胁下之硬;以茶引之,能消结核;以大黄引之,能除股间肿;地黄为之使,能益精收涩、止小便,本肾经之药也。
3.《本草纲目》:(牡蛎)补阴则生捣用,煅过则成灰,不能补阴。
4.《本草经疏》:牡蛎味咸平,气微寒,无毒,入足少阴、厥阴、少阳经。其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留热在关节去来不定、烦满、气结心痛、心胁下痞热等证,皆肝胆二经为病。二经冬受寒邪,则为伤寒寒热;夏伤于暑,则为温疟洒洒;邪伏不出,则热在关节去来不定;二经邪郁不散,则心胁下痞;热邪热甚,则惊恚怒气,烦满气结心痛。此药味咸气寒,入二经而除寒热邪气,则营卫通,拘缓和,而诸证无不瘳矣。少阴有热,则女子为带下赤白,男子为泄精,解少阴之热,而能敛涩精气,故主之也。
5.《本经逢原》:牡蛎,《本经》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是指伤寒发汗后寒热不止而言,非正发汗药也。仲景少阳病犯本,有柴胡龙骨牡蛎汤,《金匮》百合病变渴,有栝萎牡蛎散,用牡蛎以散内结之热。即温疟之热从内蕴,惊恚之怒气上逆,亦宜咸寒降泄为务。其拘缓鼠痿、带下赤白,总由痰积内滞,端不出软坚散结之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