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宝宝不同病情,采用消食化积、疏风散寒、清热利湿、健脾温肾等功效的药物,如丁香、肉桂、葛根、吴茱萸、白术、淮山药、茯苓等药物。
可口服中成药:脾可欣、健脾止泻散、肠胃康冲剂等,对那些久泻不愈,或伴有呕吐、吃药困难的患儿,可采用中药敷脐的方法进行治疗,往往可以收到满意的疗效。
另外,也可选用不同的药物组合,研成细末,用黄酒调匀如膏状,敷于肚脐处上,盖上医用胶贴,次日揭去,用温水清洗后再敷新药。每天1次,3天为一个疗程。个别患儿局部可能会轻度发红,但并不影响治疗和疗效,停用后即可恢复。这种方法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宝宝容易接受。当宝宝吃药、打针有困难,或用西药治疗效果不好时,不妨试试敷脐的方法。
1、按时添加辅食,但不能同时添加几种辅食。
2、鼓励母乳喂养,尤以生后4~6个月和第一个夏季
3、注意饮食卫生和水源、餐具的清洁,并作到饭前便后要洗手。
4、食欲不振或在发热初期,减少奶和其它食物入量,改为口服补液盐配成饮料。
5、夏季避免继奶、过食或食用富于脂肪的食物,同时少穿衣服、注意居室通风。
6、及时治疗营养不良佝偻病或肠道外感染。
7、防止感染性腹泻的病菌传染:
(1)严重消毒病房,隔离患者
消毒方法:过氧乙酸烟熏、用新消毒表面消毒再、紫外线照射。
(2)注射相关疫苗
8、加强宣传小儿腹泻的预防措施。
9、饮食疗法
轻症减少奶量,代以米汤、糖盐水等;重症应禁食8~24小时,并静脉补液。
10、液体疗法
(1)口服法 适用于轻度脱水或呕吐不重者。补液量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升/日计算,分数次服用。
(2)静脉补液法 用于中度、重度脱水。
11、控制感染
针对病因,选用抗菌药物。
12、对症治疗
腹泻可口服1次碳酸铋或轻酸蛋白。助消化可口服胃蛋白酶合剂,或多酶片。依病情对症处理。
1.粪便检查
消化不良:粪便有脂肪滴或少量粘液。
结肠性腹泻:粪便量少,含黏液、脓血。
真菌性肠炎:粪便可见真菌抱子及菌丝。
肠炎:粪便含白细胞及偶见红细胞及吞噬细胞。
2.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
试餐试验(Lundh试验)、苯甲酰-酪氨酸-对氨基苯甲酸试验(PABA试验)及促胰泌素试验等。
(1)试餐试验:以面包片牛奶200ml、煮鸡蛋1只、干酪50g(含脂肪20g蛋白质30g碳水化合物25g)为标准试餐作刺激剂,进餐后每隔分钟分别测定血清胃泌素的浓度。
(2)苯甲酰-酪氨酸-对氨基苯甲酸试验:口服后,收集6小时尿,测定其排出量。
3.小肠吸收功能试验
(1)右旋木糖试验:
口服一定量的D-木糖后测定血及尿中D-木糖的浓度。
小肠吸收功能不良者,尿中D-木糖排出量常减少。
(2)放射性核素标记维生素B12吸收试验(Schilling试验):
尿内放射性核素含量显著低于正常。
(3)测定粪便中脂肪球、氮含量、肌纤维和糜蛋白酶含量:
粪便中肌纤维增多,糜蛋白酶含量降低。
粪便中含氮量增加:糖类吸收不良。
苏丹Ⅲ染色,显微镜高倍视野下脂肪球高达100个以上:脂肪吸收不良。
4.小肠黏膜活组织检查:
适用于弥漫性小肠粘膜病变。
用小肠活检管吸取小肠粘膜作病理检查。
婴幼儿不建议用此方法。
5.结肠镜检查
适用于回肠末端病变、大肠病变及其他溃疡性病变。
6.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
适用于胆道及胰腺病变。
7.X线检查
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了解胃肠道的功能状态、蠕动情况等。
8.B超、CT或MRI检查
可观察肝脏、胆道及胰腺等脏器有无与腹泻有关的病变。
对消化吸收不良性腹泻及肿瘤性腹泻等均有辅助诊断价值。
9.呼气试验
多为14C-三酰甘油呼气试验,适用于脂肪吸收不良者。
口服14C标记的三酰甘油,由肺内呼出的14C标记的CO2减少,而粪中14C标记的CO2排出量增多。
10.其他:
(1)根据病情测定水分、电解质。
心电图检查了解血钾情况:
低钾:T波平坦,然后代倒置,ST段降低,常出现U波,有时与T波融合。
严重低钾: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个别重症有心室纤颤。
(2)惊厥:测血清。
(3)重症或不易判断者:测血清钠、钾、氯化物和血气分析,或测二氧化碳结合力。
1、观察记录孩子腹泻次数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纯母乳喂养的小儿或更换奶粉时,只要照顾得当就会好转。但如果是病理性腹泻,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性状、颜色及量的变化。如果宝宝出现水样且次数频繁、口渴、尿量明显减少等症状,应带宝宝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2、用碗勺代替奶瓶
奶瓶特别是橡胶奶头不易清洗消毒,很容易污染,导致小儿腹泻。喂养宝宝的工具可改用碗勺,污染的机会比奶瓶要少。另外,宝宝夜晚睡觉要避免腹部受凉。
3、温水洗屁屁
腹泻患儿大便次数增多,应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揩洗臀部(女孩子应自前向后冲洗),然后用软布吸干。可涂以鞣酸软膏,或复方硫酸铜锌软膏,防止产生红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