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阴道分娩
1.阴道检查必须以胎儿耳轮、矢状缝、大小囱门为标志确定胎头方位(LOP、 ROP、LOT、 ROT)和胎头最大径线所在产道之平面。
2.若无头盆不称,产力良好,可在阴道检查的同时试行转动胎头位置。若转动成功,胎心好,严密观察其进展。若转动困难,不可勉强,待先露部下降到坐骨棘水平以下宫口开全后处理。
3.第二产程延长,双顶径已降至坐骨棘水平或以下,可行产钳术或胎头吸引术助产,准确地将枕横位转为枕前位或将枕后位转为正枕后位娩出,施术前须行会阴侧切术。
4.若为枕横位,双顶径在坐骨棘水平线以上,骨盆稍呈扁平或明显呈前不均倾、后不均倾势,先行破膜试产,严密观察2小时,若先露部下降至棘下,可考虑经阴道分娩;否则应行剖宫术。
5.宫缩乏力而胎头旋转阻滞者,应排除头盆不称,用催产素促进产程,但需严密观察。
(二) 剖宫产
1.头盆呈不均倾之枕横位,试产失败。
2.加速期延长至9小时以上,宫颈边缘不能完全消失或并发宫颈水肿。
3.高直枕后位,人工破膜、试产失败者应考虑行剖宫产术。
(三) 产程停滞常伴有宫缩乏力,故产后应给予宫缩剂,预防出血及感染。
面先露、额先露
面先露、额先露出称颜面位,胎儿常以其最大的枕颏径充塞产道,致使梗阻性难产,对母儿均不利。判断胎头方位以颏为批示点(MRP、MLP、MRA、MLA、MRT、MLT)。本症发生率为0.2%~0.4%,新生儿死亡率为10%~20%。额先露仅为暂性方位,多转化为(再度仰伸)面先露,与前者之仰伸程度稍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