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分娩之后,如释重负,经过10个月的妊娠和紧张的分娩活动,产妇全身各器官(乳房除外)、组织,尤其是生殖器官,会逐渐恢复到怀孕以前的状态,这一复原过程一般需要6~8周的时间。这段时间叫做产褥期,俗称“坐月子”。
1.增加餐次
产后所需营养并不比怀孕期间少,产妇每日餐次应比一般人多,以5~6次为宜。餐次增多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保证充足的营养。产后肠功能减弱,蠕动减慢,如一次进食过多过饱,会增加胃肠负担,从而减弱胃肠功能。如采用少食多餐则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减轻肠负担。
2.干稀搭配
干者可保证营养的供给,稀者则可提供足够的水分。乳汁中含有大量水分,所以乳母需要补充大量水分,便于乳汁分泌。应多吃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因为食物的汤汁既有营养,又有开胃增进食欲的功效,除喝汤外还可饮用果汁、牛奶等。
3.荤素搭配,粗细搭配
从营养角度来看,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种类及数量不同,而人体需要的营养则是多方面的,过于偏食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缺乏。但从一般产妇的饮食习惯看,她们在月子里常常大吃鸡、鱼、肉、蛋,而不注意其他食物的摄入。在产后身体恢复及哺乳期间,食用产热高的肉类食物是必需的,但蛋白质及糖类的代谢必须有其他营养素的参与,过于偏食肉类食物反而会导致其他营养素的不足。从消化吸收角度来看,荤食过量,有碍胃肠蠕动,不利消化,降低食欲,即所谓的“肥厚滞胃”。某些素食除含有肉食类食物不具有或者少有的营养素外,一般多有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消化,防止便秘。
4.清淡适宜
从科学角度讲,月子里的饮食应清淡适宜,调味料如葱、姜、大蒜、花椒、辣椒等应少于一般人的量,食盐也以少放为宜。从中医学观点来看,产后宜温不宜凉,温能促进血液循环,寒则凝固血液。在月子里身体康复过程中,有许多余血浊液(恶露)需要排出体外,产伤亦有淤血停留,如食物中加入少量葱、姜、蒜、花椒、辣椒粉等性多偏温的调味料,则有利于血行而不致血凝,有利于淤血排出体外。食盐的用量亦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产妇水肿明显,产后最初几天以少放食盐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