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女性 > 美容美体 > 维生素护肤,内服还是外用效果好?

维生素护肤,内服还是外用效果好?

2015-01-31 20:07:40 出处:乖乖网 作者:园园 美容养颜抗衰老
标签: 美容养颜抗衰老    美容   

众所周知,维生素对皮肤保养特别好,但是你知道不同的维生素护肤效果也不同吗?此外,不少人对维生素是内服还是外用效果更好不清楚。

维生素护肤,内服还是外用效果好?

想要皮肤好,多吃点维生素。这句话不无道理。皮肤专家指出,维生素确实有一定的抗衰老、保湿和增白作用,但是因为纯品易氧化和分解,因此单独涂抹效果不佳,建议多吃蔬果或者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维生素产品。

维生素A:保持皮肤光滑细腻

维生素A可参与糖蛋白的合成,对肌肤的正常形成发育与维持细腻十分重要,常见的衍生物是维A酸(维甲酸)。当维生素A不足或者缺乏时,会导致糖蛋白异常,令细胞分裂加快,肌肤表面层发生细胞变扁、干燥,进而造成肌肤变得紧绷起皮。

多吃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能让肌肤变得柔软光滑。鱼肝油、鸡蛋、深绿色和红黄色的蔬菜水果等都是含有维生素A较多的食物有。

维生素B3:提亮肤色治糙皮病

除了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功能外,维生素B3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症、帮助细胞恢复能量以及亮白肤色的作用,是可治疗糙皮病的维生素。

化妆品的成分中的酰胺或烟酸就是维生素B3的衍生物。虽然烟酸安全性佳、对皮肤无刺激性,但目前都是复合型产品,没法用到单纯的烟酸。烟酸添加在护肤品中可以中和其他刺激成分,能起到一定的护肤作用。

维生素C:减少皱纹美白

维生素C能刺激胶原蛋白合成,清除自由基,抑制黑色素形成,具有改善皮肤弹性,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皱纹产生,促使皮肤美白等功效。但维生素C为水溶性抗氧化物质,本身会受温度、光、PH和溶氧量等因素影响。如果直接将维生素C涂抹脸部,或把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制成面膜,维生素C将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其氧化速度快于皮肤吸收的速度,从而会导致大量的维生素C还未来得及被皮肤吸收就氧化。

由于维生素C的性质不稳定,所以化妆品中常出现的维生素C大多是以衍生物形态存在。其中抗坏血酸葡糖苷的稳定性最高,除了美白及抗氧化功效外,还能刺激皮肤角蛋白的合成,协同其他抗老成分起到对抗皮肤松弛及皱纹的功效。

维生素E:抗氧化清除自由基

维生素E能促进机体的正常代谢,使细胞膜脂质不被氧化,且可清除已经释出的自由基。在医生指导下,内服维生素E和维生素A,对黄褐斑有一定的增白作用。但维生素E是脂溶性的,只能适当补充,若维生素E囤积在体内无法代谢排除,会引起中毒。

维生素E也可外用作为皮肤滋润保护剂,但效果不如内服,而且必须是纯的。复合型维生素E产品通常用来治疗皮肤病,必须有适应证才能用。

富含各类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A,抗干眼病维生素,亦称美容维生素,脂溶性。由Elmer McCollum和M. Davis在1912年到1914年之间发现。并不是单一的化合物,而是一系列视黄醇的衍生物(视黄醇亦被译作维生素A醇、松香油),别称抗干眼病维生素 多存在于鱼肝油、动物肝脏、绿色蔬菜,缺少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

维生素B1,硫胺素,又称抗脚气病因子、抗神经炎因子等,是水溶性维生素。由卡西米尔?冯克在1912年发现(一说1911年)。在生物体内通常以硫胺焦磷酸盐的形式存在。 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大豆、肉类。

维生素B2,核黄素,水溶性。由D. T. Smith和E. G. Hendrick在1926年发现。也被称为维生素G多存在于酵母、肝脏、蔬菜、蛋类 。缺少维生素B2易患口舌炎症(口腔溃疡)等。

维生素PP,水溶性。由Conrad Elvehjem在1937年发现。包括尼克酸(烟酸)和尼克酰胺(烟酰胺)两种物质,均属于吡啶衍生物。多存在于菸碱酸、尼古丁酸 酵母、谷物、肝脏、米糠。

维生素B4,现阶段已经不将其视为真正的维生素。胆碱由Maurice Gobley在1850年发现。维生素B族之一,1849年首次从猪肝中被分离出,此后一直认为胆碱为磷脂的组分,1940年Sura和Gyorgy Goldblatt根据他们各自的工作,表明了它具有维生素特性。蛋类、动物的脑、啤酒酵母、麦芽、大豆卵磷脂含量较高。

维生素B5,泛酸,水溶性。由Roger Williams在1933年发现。亦称为遍多酸。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蔬菜。

维生素B6,吡哆醇类,水溶性。由Paul Gyorgy在1934年发现。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蛋类、乳制品。

生物素,也被称为维生素H或辅酶R,水溶性。多存在于酵母、肝脏、谷物。

维生素B9 叶酸,水溶性。也被称为蝶酰谷氨酸、蝶酸单麸胺酸、维生素M或叶精。多存在于蔬菜叶、肝脏。

维生素B12,氰钴胺素,水溶性。由Karl Folkers和Alexander Todd在1948年发现。也被称为氰钴胺或辅酶B12。多存在于肝脏、鱼肉、肉类、蛋类。

肌醇,水溶性, 环己六醇、维生素B-h。多存在于心脏、肉类。

维生素C,抗坏血酸,水溶性。由詹姆斯?林德在1747年发现。亦称为抗坏血酸。多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

维生素D,钙化醇,脂溶性。由Edward Mellanby在1922年发现。亦称为骨化醇、抗佝偻病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D2即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即胆钙化醇。这是唯一一种人体可以少量合成的维生素。多存在于鱼肝油、蛋黄、乳制品、酵母。

维生素E,生育酚脂溶性。由Herbert Evans及Katherine Bishop在1922年发现。主要有α、β、γ、δ四种。多存在于鸡蛋、肝脏、鱼类、植物油。

维生素K,萘醌类,脂溶性。由Henrik Dam在1929年发现。是一系列萘醌的衍生物的统称,主要有天然的来自植物的维生素K1、来自动物的维生素K2以及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又被称为凝血维生素。多存在于菠菜、苜蓿、白菜、肝脏。

一些食物中也富含维生素E,如麦芽、大豆、植物油、坚果类、芽甘蓝、绿叶蔬菜、蛋类等,爱美的女性不妨适当多吃。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