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出现了贫血的症状(如乏力、头昏、头痛、皮肤黏膜苍白),甚至血常规检验查出了贫血,却全不在意,没有积极主动地去纠正贫血。或者虽然采取了措施,但采取的是一些无效的措施(如爱用红枣、红糖来纠正贫血),结果令病情越发严重。因此,我们需要多了解一些贫血的原因和危害,以便更好地预防贫血,或者检查出贫血后采取正确的措施来积极主动地纠正贫血,以减轻贫血对身体的危害。
贫血的原因
我们身体每一个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能量代谢,能量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本体现,而能量的正常代谢都需要氧气参与,身体内负责把氧气运送到全身的是红细胞,红细胞运输氧的功能靠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来实现。在肺部,血红蛋白与吸进来的氧气结合(血液中95%以上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然后随血液流经全身,一路上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无私地把氧送给那些需氧的组织细胞。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不足,不能很好地运输氧气,使得身体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气,造成组织、器官不能很好地完成基本生命活动,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和突然站起重心不稳等。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最关键的原料,所以贫血最常见的类型就是缺铁性贫血,纠正缺铁性贫血的办法主要就是补铁。
铁有两兄弟,差距可不小
食物中的铁分两大类,即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主要来自于动物性食物(如畜禽瘦肉、动物内脏、动物血、鱼、虾等),血红素铁不受肠道中干扰因素的影响,且在小肠的碱性环境中也是可溶的,所以吸收率比较高,一般为20%~25%,如动物血吸收率为25%,肉类及肝脏为22%,鱼肉约11%,吸收过程中血红素铁受其他膳食的影响较小,因此,动物性食物是血红素铁的较好来源。非血红素铁主要来自于植物性食物(如谷类、薯类、杂豆、蔬菜、水果、菌菇、海藻、坚果),植物性食物中不含血红素铁,非血红素铁中的铁是以3价铁离子的形式存在的,不能直接被吸收,只有被还原为2价铁离子之后(如维生素C可以把3价铁还原为2价铁),才能被吸收。而且非血红素铁在吸收过程中容易受很多膳食因素的影响,草酸(主要存在于蔬菜中)、植酸(主要存在于谷类、豆类和坚果中)、鞣酸(主要存在于茶和咖啡中)、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杂粮、豆类、薯类、菌菇海藻中)等成分都会抑制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所以,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是较低的,一般为3%~5%。因此,植物性食物是铁的较差来源。拿人们常误认为能补血的红枣、红糖来说,红枣(通常是指干枣)中铁的含量虽然还不错(干枣每百克含2.3毫克铁),但由于其所含铁属于非血红素铁,所以吸收率不超过5%。与猪肝(每百克猪肝含铁22.6毫克,吸收率约为22%)相比,显然红枣并不是铁的良好来源,补血效果很差。同样,红糖(每百克含2.2毫克铁)的含铁量和吸收利用率均不高,而且红糖中96%以上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热量密度高,想用红糖来补血(纠正贫血),估计贫血没得到纠正,体重却上升不少。所以,用红枣、红糖防治贫血是不靠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