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每天都在默默承受着巨大的重量,特别是女性,随着年龄增加,膝关节越来越多受到“软化症”的威胁。
23岁的丽丽,美丽大方、性格外向,喜欢运动,有一份外人看起来简单轻松的工作-在机场做安检。但因为经常蹲蹲起起,丽丽有时感到辛苦。今年春运后,更是觉得自己的膝部隐隐作痛,两腿发软无力,上下楼梯困难,蹲下就很难站起来。
丽丽和家人有点着急,妈妈找来一些止痛药给丽丽吃,刚开始会好些,可是过劲了还疼。在家人的陪伴下,丽丽到医院就诊。
关节外科医生给出了一个明确答案:“你得了髌骨软化症!”丽丽很困惑:“髌骨软化症”是怎么一回事呢?我还能好吗?
何为髌骨软化症?
髌骨位于膝盖的前方,呈三角形,是下肢伸直肌肉的主要支点,可以缓冲运动给膝关节带来的冲击,对膝关节有保护作用。但髌骨软骨一旦受损,很难再生修复。
当髌骨发生软化时,下肢伸直的力量减弱或消失,膝关节将无法得到及时保护。临床表现为膝前部有疼痛或不适感,常随运动量增加而加重,特别是在跑、跳、爬山、下楼梯、较长时间下蹲等运动后更加明显,休息后可减轻。
髌骨软化症常见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特别是进入更年期,膝关节问题会更明显。
髌骨软化症的防治
由于髌骨软骨损伤后再生修复困难,因此预防意义远远大于治疗。
女性30岁以前,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基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有些青春期孩子会发生髌骨软化,但更多与先天性因素有关,应尽早进行髌骨不稳定的矫正手术。
女性30~40岁时,髌骨开始产生早期轻度磨损,会出现一次脆弱期,伴有短期的膝关节酸痛,会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这是髌骨严重磨损前拉响的一次“预警信号”,这段时期要避免剧烈运动,对膝关节的使用不能再随心所欲。
女性40~50岁时,走路之后,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而人体60%的重量都是由膝关节内侧支撑,所以这个时候是提醒我们该保护膝关节了。45岁以后,髌骨软化症的发病概率会显著增加,研究发现这可能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
有资料显示:人们卧躺时膝盖的负重几乎是0,站立和走路时膝盖的负重是体重的1~2倍,上下坡或上下楼梯时膝盖的负重是体重的3~4倍,跑步时膝盖的负重是体重的4倍,打球投篮时膝盖的负重是体重的6倍,蹲和跪时膝盖的负重是体重的8倍。也就是说: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每上一级楼梯,膝盖就要承受200公斤的重量;如果是蹲跪,膝盖就要承受400公斤的重量!
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给膝关节减轻负担。
一般可以把握以下几点:
减轻体重:
尽可能维持标准体重。肥胖是膝关节的大敌,预防膝盖痛,要先减轻身体的重量。此外,如果膝盖已经不适,尽可能少背少提重物,减轻整体重量。
少做长期蹲跪的动作:
告诫家庭主妇们,别长期蹲着做家事或跪着擦地板,天长日久对膝盖的损伤将是不可逆的,尽量站着拖地;对于从事半蹲工作或需要经常从事负重站起工作的女性,注意不要持续工作时间过长,工作一段时间后稍事休息,这样能有效达到预防髌骨软骨损伤的目的。
工作需要长时间坐着的女性,也要学会经常变换站和坐等不同体位,有利于减轻膝关节负担。
很多办公室白领喜欢跷二郎腿,时间长了不仅容易损伤髌骨软骨,而且小腿外侧的腓总神经受到刺激会出现麻木,因此建议这个习惯能改则改!
多训练膝关节周围的肌肉:
女性大腿肌肉力量较差,不能对膝关节进行有效的保护,这也是女性朋友膝关节易损伤的原因。增强这些肌群的肌力,比如大腿前侧的四头肌、大腿后侧的二头肌等,可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减缓关节的磨损。平常可以多做做抬腿的运动,骑室内脚踏车或游泳等,都可以训练到这些肌肉。
运动中感到不适,要立刻停下来不要勉强:
疼痛其实就是最好的警讯,运动中出现关节疼痛,就是在提醒我们的身体需要休息、减缓速度或改变运动项目。目前,越来越多的人们崇尚运动,但注意锻炼的方式方法要正确合理。
应防止膝关节过多的单一训练和运动、减少过长处于一个固定姿势的时间、避免在硬路面上穿薄底鞋长跑或远行,以减少对髌骨关节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