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补酒是中国民间最常见的进补方法。自古以来,药酒就被称为“百药之长”。啜一口气味醇正、芳香浓郁的药酒,既没有“良药苦口”的烦恼,又没有打针输液的痛苦,还可解馋过瘾,可谓一举多得。 泡药酒的酒也分寒热两种,白酒属热性,例如老白干、二锅头、茅台等,黄酒则属凉性,例如绍兴黄酒等。药材的药性也是寒热分明,例如属凉寒性的药有三黄(黄连、黄芩、黄柏)、灵芝、百合、贝母、龟板、鳖甲等,属温热性的药有附子、干姜、肉桂、人参、鹿茸、虎鞭等。
中医认为,阳热体质的人适合喝阴虚的酒,即凉性酒泡凉性药材,而阴虚体质的人则适合饮用阳热的酒,即热性酒泡热性药材,寒热和谐才能达到补养身体的目的。
药酒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极广,家庭自备药酒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用来泡药酒的白酒度数不宜过高。因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有的易溶于水,有的易溶于酒,如果酒的度数过高,虽然可以增加酒精溶性成分的析出,但不利于水溶性成分的溶解。一般而言,泡药酒的白酒度数在40度左右最好。
其次,泡药酒时应将动植物药材分别浸泡,服用时再将泡好的药酒混合均匀。这是因为动物药材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其药性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泡出来;而植物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能迅速溶解于水或酒精中。分开浸泡,便于掌握浸泡时间。
其三,泡药酒不宜用塑料制品,因为塑料制品中的有害物质容易溶解于酒里,对人体造成危害。最好用陶瓷或玻璃瓶子。同时,泡药酒还应尽量避免阳光照射或灼热逼烤。
其四,服用药酒时,不宜加糖或冰糖,以免影响药效,最好加一点蜜糖,因为蜜糖性温和,加入药酒后不仅可以减少药酒对肠胃的刺激,还有利于保持和提高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