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挤痘的四大危险
谈完“医师专用”的安全手法,我们来谈谈“居家挤痘”的主要风险。
我特别到Youtube看了几个“爆红的Dr.Sandra Lee挤痘”的视频,以一个每天处理囊肿粉刺的皮肤科医生看来,这些视频确实符合“很爽、很纾压、看出了快感”的视觉观感,一百多万人次的订阅纪录......这个,真的可以理解!但是肌肤监测的经验告诉我,人类“挤压=纾压”的天性,实际运用上很可能导致几个风险:
1.危险区域的青春痘,千万别自己挤!
微整形盛行后,“危险三角(dangerous triangle)”这名词更为人周知。
所谓的脸部危险三角区域,除了传统认知的“眉间与两嘴角形成的正三角”,印堂区域(两眉到鼻尖的倒三角)也是个明显危险区域。这些区域的特色是血管丰厚,而且距离脑、眼内部血管很近,青春痘或其他脓疱如果破溃于此,很容易就会导致脑部继发性感染。因此脸部中间区域的青春痘,一定要避免错误的挤压,更何况是患者自行挤压。
2.除了“某些地方不该挤”,挤压的手法也很重要
前面提过,无论囊肿大小,只要正在发炎,该粉刺或青春痘的内部包膜一定相对脆弱。这时再加上错误挤压方式,将这些发炎的脓污硬生生压入血管丰富的周围真皮组织,局部结缔组织发炎恐怕是免不了的。结果可能就是更深的凹洞与更严重、更广范围的疤痕。
如果运气再差一些,污秽的脓血进入了更深层的皮下脂肪区域,轻则周边脂肪发炎,重则随着血流四散,出现大范围的细菌感染,甚至是全身性的败血症,也并非不可能的事。
3.手法正确?还要“无菌”!
说到“造成伤口”,再笨的人也会考虑无菌观念。是的,现代人对于“避免细菌感染”确实有基本理解,但是真正的“无菌操作”远比各位想象的复杂多了。
首先是空间的无菌。各位可能注意到了,即便是“挤痘痘”这么简单的事,医院多半都会特别空出一个诊间(甚至是“门诊手术室”),目的就是尽可能在比较干净的空间,尽量避开无心的污染可能。各位自行在家挤痘痘,讲究的就在书桌前;门诊经验也不乏听说浴室镜前(同时也是厕所)、饭桌(油腻)、鞋柜镜前(各类微生物......),甚至边走边挤(迎面吹来的......例如PM2.5)。各位这么随兴,挤完之后又随便找张卫生纸(例如擦过鼻涕的纸),这样的感染概率怎么可能不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