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乖乖问答 > 情感家庭 > 孩子教育

怎样的家庭教育让孩子成长的快呢?

浏览 1 次    回复 4 个    标签: 儿童教育   家庭教育   儿童教育方法  

怎样的家庭教育让孩子成长的快呢?

最佳答案
骑着绵羊赶狼
“家庭教育的最好方式一,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构。每位家长都可以根据自己孩子、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加以创造和选择。下面列举的,仅是笔者概括的几种已被实践反复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教育的成功方式: (1)父母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的家庭教育方式(这是由于: 。模仿一是孩子学习的重要方式,父母是孩子模仿的第一个对象,也是孩子终身模仿的对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2)父母子女间民主平等、互帮共进的家庭教育方式(一个孩子如果在家里没有得到过“民主平等”的对待,那么,当他走上社会甚至当上领导以后,既不懂得用“民主平等”的方式来自卫,也不会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去待人); (3)适合孩子个性特点和成长规律的家庭教育方式(“个性特点一既指孩子的外向性格或内向性格,又指每一个孩子与众不同的特点;“成长规律”主要指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这是每个家长都要加以注意的); (4)德智体美劳全面而又和谐的家庭教育方式(切忌把孩子当成学习机器,眼睛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 (5)与未来社会的可预见需求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方式(指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或帮孩子选择人生目标时,一定要有远见); (6)
2016-07-23 10:43:42
其他答案(共 4 条)
dorian3388
“家庭教育的最好方式一,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构。每位家长都可以根据自己孩子、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加以创造和选择。下面列举的,仅是笔者概括的几种已被实践反复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教育的成功方式: (1)父母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的家庭教育方式(这是由于: 。模仿一是孩子学习的重要方式,父母是孩子模仿的第一个对象,也是孩子终身模仿的对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2)父母子女间民主平等、互帮共进的家庭教育方式(一个孩子如果在家里没有得到过“民主平等”的对待,那么,当他走上社会甚至当上领导以后,既不懂得用“民主平等”的方式来自卫,也不会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去待人); (3)适合孩子个性特点和成长规律的家庭教育方式(“个性特点一既指孩子的外向性格或内向性格,又指每一个孩子与众不同的特点;“成长规律”主要指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这是每个家长都要加以注意的); (4)德智体美劳全面而又和谐的家庭教育方式(切忌把孩子当成学习机器,眼睛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 (5)与未来社会的可预见需求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方式(指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或帮孩子选择人生目标时,一定要有远见); (6)
2016-07-23 10:33:42
hanny小月
?? 專家的意見:对学龄前的儿童,家长要着力于培养“会讲话”的、爱动脑筋的、爱观察的、手巧的、识数快和认识时间早的聪明的孩子。对小学生,家长要努力培养爱集体的、爱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的孩子;要注意提高孩子的“有意注意”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识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 我個人認為你家寶現在最需要的是家庭的教育(主要來自於父母),大家都知道无论要做成某件事,打好基础是最重要的。然而,让人遗憾的是,要做成功的人,必须要有良好的早期教育,这是人们最应该知道的,却有很多家长对此不甚了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家长们不真正懂得孩子所接受的早期教育对其一生的重要性,或者不明白怎样做好孩子的早期教育。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人人耳熟能详,但这个“过”到底是什么?父母的过错在哪里?应该怎么改这个“过”?却是使众多家长们普遍感到头痛的难题。特别是现在的中国不再允许多子女家庭,面对唯一的孩子,家长们更是百般呵护、千般疼爱、万般期望。可是,其结果却常常与主观愿望相反,好象是付得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少。在孩子小的时候是爱得要死,孩子长大了却“恨”得要命。父母们纷纷哀叹自己是“拿钱买错”,还
2016-07-23 10:53:42
钱大米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除了耐心细心以外,更需要适当的方法,如:每当家长指出孩子的错误时,尊重孩子的“狡辩”;当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作出反馈时,分析并尊重孩子的反馈;当家长分析出孩子反馈出的问题时,就可以针对孩子的反馈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家庭教育不能前后矛盾。
2016-07-23 11:03:42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