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早教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教案:幼儿园集体性规则游戏

幼儿园教案:幼儿园集体性规则游戏

2015-02-02 10:34:33 出处:乖乖网 作者:杨珂 移动版浏览
标签:

(2)用讲述、示范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传达游戏规则。

教师传达游戏规则最常用的方法是讲述法、示范法和演示法。如果规则简单,教师可以使用讲述法;如果规则中有幼儿较难理解的部分,教师需结合示范和演示来说明清楚。比如在中班游戏《不倒的拖把》中,“在说完‘×××快来接’之后迅速松开手,跑回到圈上”这一规则,就需结合教师的示范让幼儿感受语言与动作的同步性,即让幼儿明白“接”这个字说出来的同时就要松手。如果教师单纯依靠口头讲述,就无法很好地体现语言与动作的同步性。

(3)让幼儿观察、归纳后总结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可以是教师提炼出来直接传达给幼儿,也可以让幼儿通过教师或幼儿的示范来观察和总结。一般情况下,教师介绍游戏活动主要的、外显性的规则,另外一些内隐性规则不适合讲述,可以通过幼儿自己观察、归纳出来,这样更能让幼儿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如在中班游戏《不倒的拖把》中,有些幼儿容易走到圈内去,而有的幼儿却一直站在圈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发现这一现象,并且知道“站在圈上”才是符合游戏规则的正确行为。

3.游戏组织的层次性

集体性规则游戏活动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幼儿一直重复一种玩法,就会渐渐失去活动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的组织中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如让幼儿先进行简单的活动,再尝试挑战性的活动。在中班游戏《不倒的拖把》中,开始教师让幼儿站在小圈上活动,等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并出现兴趣减弱后,再及时增加难度,让幼儿站在大圈上游戏,挑战幼儿的反应能力与奔跑速度,以此保持幼儿高涨的活动兴趣。因此,为了体现游戏的层次性,教师应设置游戏的不同难度,给幼儿以新的挑战。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1)改变游戏材料,增加游戏难度。

“游戏材料是幼儿在游戏中使用或操作的物质资料,具有诱发游戏主题、丰富游戏情节、增进游戏持续发展的重要功能”[6]。 游戏材料的投放应该与游戏的目标、幼儿发展的需要具有一致性。“教师正确投放游戏材料的过程就是把幼儿游戏的目标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的过程”[7]。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游戏材料增加游戏的难度。如在中班游戏《脚碰角》的活动中,教师依次为幼儿提供了八边形、六边形、四边形、三角形四种图形(如图1)。游戏活动的规则是当幼儿听到教师发出的信号,迅速用脚去碰图形的一个角。教师准备的图形的角的数量依次为8、6、4、3个,在幼儿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图形的角的数量递减,使得游戏的难度逐渐增加,这样对幼儿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及运动能力都有一定的挑战。

(2)调整游戏规则,增加游戏挑战性。

通过调整游戏规则的,也可以增加游戏的挑战性。如在第一次进行小班游戏《碰碰车》时,教师让幼儿开着自己的“车”随意“碰”,没有任何限制。等幼儿熟悉游戏规则之后,教师改变了游戏的规则,进行第二次游戏,让幼儿“碰不同颜色的车”。这样幼儿在“碰”之前,先要观察其他车辆的颜色,并寻找和自己不一样颜色的车,然后再碰。当然,游戏规则的改变不能过于突兀,也要注意循序渐进。

(3)增加游戏的竞赛性成分,激发幼儿挑战自己的欲望。

“想见未见的过程、终不受控的结果,让一次次竞赛游戏充满悬念;而反复对抗的过程所带来的能力提升,又让竞赛游戏极具教育价值”[8]。竞赛游戏因其游戏结果的不确定性,给幼儿带来极大的挑战与惊喜。竞赛游戏一方面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幼儿的竞争意识和竞技能力,另一方面小组合作完成游戏任务也发展了幼儿的团队意识。在集体性规则游戏的结束阶段,教师也可以适当加入竞赛的成分,促使游戏进入高潮。如在大班游戏《滚接大挑战》的最后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滚接竞赛,将全体幼儿分成四组,每组一个大皮球,幼儿用手推动大皮球前进,接力进行游戏,看哪一组最快。幼儿的成功欲望促使幼儿加倍努力、密切合作,从而将整个游戏推向了高潮。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竞赛游戏一般放在整个游戏的后半段,要在全体幼儿熟悉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基本技巧之后开展。另外,竞赛游戏较适合放在中、大班进行,不适合在小班进行。在鼓励幼儿参与游戏时,教师要秉着宽容的心态,坚信幼儿会在反复竞赛中得到足够的练习机会,并获得全面发展。

4.游戏的竞赛性与娱乐性相结合

部分集体性规则游戏本身带有一定的竞赛性,主要表现在游戏结束之后要分出胜负、游戏过程中要淘汰一部分幼儿等。教师要注意把握竞赛性与娱乐性的比重。一般情况下,教师开始组织的游戏活动应较为简单,目的是让全体幼儿都能参与进来,从而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在活动的后半部分,教师可以增加活动的竞赛性,加入淘汰等机制,增加活动的挑战性,但是教师不能过早引入竞赛环节,否则很容易造成幼儿的消极等待。如在中班游戏《不倒的拖把》中,在第一轮游戏中就有两名幼儿被淘汰,在后面的环节中,他们只能观摩其他幼儿游戏。这样一方面挫伤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违背了游戏的娱乐精神。

5.既注重幼儿的探索,又注重让幼儿获得愉悦的体验

《指南》和《纲要》都特别提倡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如在中班游戏《乒乒乓乓》中,教师引导幼儿探索不用手如何将乒乓球从盒子里面“拿”出来。这既发展了幼儿的身体灵活性,又培养了幼儿的探索能力。但如果教师过多强调游戏的发展价值,而自觉不自觉地将自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强加于游戏,就忽略了游戏的享乐性,使得游戏空剩下躯壳,失去了真正的游戏精神。因此,教师需要控制游戏活动中探索的程度,一旦超出了限度,游戏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乐趣。

教师应合理组织幼儿园集体规则游戏活动,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除实践技术层面要求外,在意识层面还要求教师具有努力让孩子在园的分分秒秒都拥有自由的、自主的、愉快的情绪体验的教育理想,这样才能在幼儿园形成一种平等、和谐、自然、融洽的师生关系”[9]。这样游戏活动才能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真正为幼儿所喜爱。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