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你所在的位置:乖乖网 > 早教 > 启蒙文学 > 孩子为什么相信童话?

孩子为什么相信童话?

2015-03-06 15:36:05 出处:乖乖网 作者:阿兜 启蒙
标签: 启蒙    启蒙故事   

作为文学的一种,童话同样需要回答那些“永恒的疑问”:

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我将怎样生活于其中?

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像神话之类的文学作品,提供的大多是很明确的答案。但童话通常只给予暗示隐喻: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决定是否要认可故事对生活和人性的揭示。

简言之,孩子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利用”童话的;所以,每个故事所揭示的东西,每个孩子有不同的理解。

孩子为什么相信童话?

一直到青春期,孩子都是万物有灵论者

孩子和物体、和小动物讲话的时候,总是坚信:对方一定会充满感情地回应,只不过,它们的回应用的是隐蔽的方式。

8岁的孩子会认为太阳是有生命和感情的,石头也是活的,不过保持了一种静默的状态。当石头从山坡上滚下来时,他们认为是石头自己在往下跑。

甚至到了12岁,孩子还会认为水流是有生命的,水的流动是源于水的欲望。对孩子来说,太阳、石头和水流,都和我们一样被精神力量所主宰,有感情、有欲望、有自主的行动。

童话的呈现方法,与儿童对世界的经验感受比较契合,所以儿童相信童话:动物在世界上到处游走,非常自由,于是在童话中,很自然地,它们得以引导主人公、帮助主人公顺利走到遥远的目的地,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别的会动的东西也都是活的,风不停地动,于是它也在童话中经常扮演重要角色,给主人公帮大忙。

他们需要的不是科学解释,而是安全感

每个孩子都会像那些古往今来的伟大哲学家一样,问这个问题:我是谁?

1岁的孩子照镜子,不知道对面的那个可爱孩子就是“我”。

2~3岁的孩子,会不断观察镜子中的那个小孩,努力搞清楚“他”和“我”的关系。他们不断地做各种鬼脸,突然离开又突然出现,就为了看看“他”到底是不是和“我”一模一样。

3岁是儿童自我身份意识觉醒的关键期,他们非常想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世界是怎么建造的?谁创造了人和动物?我们在这里做什么?”

孩子的这些疑问,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越早弄清,他就越能知道世界将会如何对待他:

当身处“逆境”的时候,谁能来保护自己?

除了父母,还有没有别的守护神?

这些守护神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那样?

自己做了好多调皮捣蛋的事,是不是还能有好的未来呢?

童话为儿童的这些疑问准备了很多可能的解答,这些解答,都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黑魔法是被迫早熟的补偿

有些父母会用成年人的“科学”眼光来看童话,觉得童话提供的解答都是幻想,不切实际。他们固执地相信,正确的科学的解释可以让孩子更加理解这个世界、更早成熟起来;他们错误地认为,孩子和他们一样,也有强大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事实上正相反,儿童最薄弱的就是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父母的“科学”解释,孩子很难完全理解。

只有当儿童越长越大、获得的经验越来越多、知道如何处理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后,他们对神魔力量的依赖才会越来越少。

儿童的心智成长有自己的规律。他们需要自己慢慢观察思考,接受现实,走出魔法期。只有自己确信了,他们才能理性接受;只有积累足够的掌控现实的能力,他们才不会逃避现实。

很多实例表明,人为缩短儿童魔法期,早早让他们面对“现实”、按照成年人的认知模式来生活,后果很不好。甚至有很多青少年因此投向了毒品、占星术和神神叨叨的“大师”。

这些“黑魔法”,代替了他们童年被剥夺的五颜六色的魔法,是一种危险的补偿。

童话里所蕴含的哲理和经验,几乎可以覆盖人生的每个角落。

生活中所遭遇的每件事、每个问题,也几乎都可以通过与其相对应的童话来找到出路或解决办法。

童话的本质在于“转变”二字

每个童话故事,都在讲述一个转变的过程。

青蛙变王子(出处《青蛙王子》)、睡美人苏醒(出处《睡美人》)、磨坊主女儿当上王后(出处《侏儒妖矮人》),这些都是直观的转变。

还有些不那么直观的,比如汉斯在放下一切后得到的幸福(出处《幸福的汉斯》)、格丽特在对抗巫婆时变勇敢(出处《汉赛尔和格丽特》),则是内在的转变。

前些年,有一个“格林童话成人残酷版”系列在网络上流传甚广。里面对童话故事进行了血淋淋的象征提取,把童话变成了毫无人性的残酷小说。那个系列中对象征的理解,恰恰就是忘了童话中最本质的东西——“转变”。

有些父母抱怨,童话故事里残酷的事情太多:吃人的巫婆、血淋淋的房间、凶狠的大灰狼,这些怎么对孩子讲?孩子会害怕的!

这些父母,其实也是忘记了这个“转变”。

不管多丑恶,最终都会被美好取代

孩子们的内心纯净美好,大家都想保护其幼小心灵不受世界之“恶”的破坏,不愿意对孩子讲述世界丑恶的一面。殊不知,儿童的内心充满了对这个未知世界的恐惧,这种恐惧,往往来自自身认知能力的不完善——因为无知,所以更加恐惧。

于是孩子听童话的过程,就成了处理自己内心恐惧的过程。

童话中的坏人形象,几乎象征了世界上所有的丑恶:贪婪、嫉妒、欺骗、怀疑……也就是说,童话将儿童内心弥漫散乱的恐惧具体化了;教给孩子们认识这些丑恶,比起只呈现给他们美好的事物来说,是一种更好的“保护”。

最重要的是,童话的结尾,通常是美好战胜了丑恶。这其实是在向儿童传递一个重要信息:无论一件事物是多么令人恐惧,它最终都会被幸福和美好所取代。

但前提是,故事要完整地一次性呈现

这一点一定要牢牢记住:父母在跟孩子讲童话的时候,绝对不可以将正在讲述的童话半途停止;尤其是只讲述了令人恐惧的过程,没有及时交代美好的“转变”,实属有百害而无一利。

比如,有家长给孩子讲小红帽的故事,讲到大灰狼一口吞掉了外婆,躺在床上装成外婆的样子等着小红帽的到来时,突然说:“好了,该睡觉了,我们明天接着讲。”这样会有怎样的结果?

儿童自己是没有能力处理内心恐惧的。这个孩子将在对大灰狼的恐惧中度过漫长的一夜。

假如你将一个人关在一间黑屋子里,完全不给他任何指示,他也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来;与此同时,你把另一个人关进另一间黑屋,但你及时告诉他一小时后就能出来,并且有一顿丰盛大餐等着他……这两个人的感受,一定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一个完整讲述的童话对儿童的意义,不仅在于增加其对善恶的具体认知,更重要的是——童话中所蕴含、所承诺的“转变”,提高了他们战胜恐惧的信念。         

Copyright ©2010 guaiguai.com 黔ICP备15001417号-1 沪B2-20100008 文网文[2008]150号 联系邮箱:adou@quxiu.com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网站地图 乖乖问答 移动版 每日归档 专题大全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404号